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来源于一篇发表于2009年的系统评价“磁性认证对护理和病人结果影响的综合性系统评价:这种投资是否值得?”[1‐2]。这篇系统评价可以在w w w .joannabriggs .edu .au浏览。  相似文献   
2.
本"最佳实践信息"来源于Cochrane伤口组2001年的系统评价,并于2005年2月再次更新[1].主要参考文献可在Cochrane数据库2007年第1期中找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通心络胶囊和鲁南欣康治疗4周。结果:(1)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67%,鲁南欣康组总有效率为871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通心络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内皮素(ET)水平降低,与鲁南欣康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胶囊能缓解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内皮功能,提示通心络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ET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预防住院患儿跌倒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提高护士在预防住院患儿跌倒的护理实践活动中对于最佳证据的依从性,促进住院患儿的安全。方法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 )的标准程序,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订了5条审查标准,将证据融入护理常规,在1个儿科病房开展质量审查,包括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结果证据应用后,除第5条标准的依从率保持100%外,其余4条标准的依从率提高了22%~100%。家长的平均知识得分由13分上升至18分,护士的平均知识得分由37分上升至48分。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改善了预防住院患儿跌倒的临床护理实践,但仍需要进行持续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渐进式压力长袜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本"最佳实践信息册"是JBI2001发表的相同主题最佳实践信息册[1]的更新版,信息基于2007年出版的由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委托制作的"静脉血栓栓塞"临床指南[2]。  相似文献   
6.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椎病鉴别诊断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早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与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临床首选方法。方法 对临床已确诊的53例ALS,14例脊髓型颈椎病(CSM),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肌电图异常特征进行百分比统计及其比值比分析,对依据高比值比的临床症状/体征组合与肌电图所作出的鉴别诊断的可行性作比较。结果 以高比值比的临床症状/体征组合实施多步鉴别诊断的真阳性率98%,真阴性率86.5%,单凭肌电图难以作出鉴别诊断。结论 高比值比的临床症状/体征组合是ALS与CSM和CSR鉴别诊断的首选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7.
姜凤英  薛一帆 《北京医学》1997,19(3):135-138
为尽早对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椎病做出鉴别诊断,把90例临床资料分为ALS与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组,采用肌萎缩,肌束颤,肢体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等症状构成多个鉴别诊断条件,分四步实施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86.5%,提示,详细的临床神经系统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可对ALS作出基本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有关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控制依从性。方法将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和临床转化系统作为审查工具,基于现有的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的最佳证据,制定5条审查标准。对20名护士、30例患者实施基线审查和证据应用后第2轮审查。结果基线审查时4条标准执行率较差(0~55.0%),第2轮审查时,第3条审查标准(患者自我监测液体摄入)执行率73.3%,其余4条审查标准执行率均100%。护士液体摄入管理知识和技能得分从12.70提高到14.60(P0.01);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知识和技能得分从11.13分提高到13.47分(P0.01),其液体摄入控制不依从率从53.33%降低至23.33%(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的临床护理实践,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控制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癌痛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对阿片类药物进行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癌痛分布、癌症患者出院疼痛评分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在292例已填写癌痛评估表的治疗患者中,癌痛控制不佳的有89例,占30.48%;其余203例疼痛强度≤3。阿片类长效制剂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及芬太尼衍生物类占据DDDs前列,为我院主要类型癌痛患者治疗的主要用药。临床部分科室存在不合理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现象。结论 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但尚存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麻醉药品使用的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现有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出院照护计划的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完成患者出院照护计划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方法2013年6-12月,根据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基于最佳证据制订的5条审查标准,对临床1例喉癌术后康复病区的患者进行基线审查,并制订相应的循证实践方案,干预后进行再次质量审查。证据应用前有15例行全喉切除的出院患者和8名护士纳入,证据应用后有15例患者和6名护士纳入。结果除“出院后护士组织随访”在两次审查中均表现出100%的执行率外,基线审查中其余四条审查标准的执行依从性在证据应用后均显著提高(P<0.01)。护士的知识、出院患者的满意度均大大提高。结论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运用,能规范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出院照护计划中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但仍需不断整合资源,保持护理行为的常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