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西维来斯他注射液对油酸-内毒素介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油酸和内毒素贯序注射制备ALI/ARDS的动物模型.将成年健康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各组动物在造模6 h后处死分离肺组织称重,计算肺组织干/湿重比、行肺组织病理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计数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和支气管肺泡组织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等.结果 与后处理组比较,预处理组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血清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肺组织干/湿重比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斯他注射液对ALI/ARDS具有肺脏保护作用,预处理比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束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全切除或多次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甲状旁腺的误切及血运障碍有关。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术式、具体的术中情况,选择显露甲状旁腺或尽可能地保留旁腺。为预防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本文推荐术后常规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而对于发生低钙血症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症处理及对因处理,以期避免或减少预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中5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为晚期乳腺癌。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时间20.1个月。4例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后,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0 cm×15 cm^21 cm×31 cm,单独采取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或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胸壁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对侧乳房体积较大,同期行乳房缩小和乳房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情况,以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6例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为5 cm×12 cm^10 cm×23 cm,其中3例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进行修复,两叶皮瓣每叶面积范围为5 cm×15 cm^7 cm×18 cm,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背部供区因张力稍大,出现皮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后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平均7.5个月,术区皮肤平整,皮瓣外观良好,对肩关节及腰部活动无影响,肿瘤均无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后巨大胸壁软组织缺损,无需血管吻合,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收集20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成人咳嗽变异哮喘的误诊率较高。结论 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非典型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给予正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晓黎  蔡振刚 《医学综述》2014,(8):1407-1409
乳腺肿瘤整形技术是治疗乳腺癌方法的一部分,乳腺体积易位技术是肿瘤整形外科的基本技术之一。切除体积比例与肿瘤位置是决定是否实施这一技术的关键因素。切除比例<20%的保乳手术,采用平行四边形乳房病灶切除术比常规术式更能保证切缘安全。对于切除比例20%50%的保乳手术,根据不同的肿瘤位置采用不同的手术术式。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已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病例1:女,64岁,以“发现左乳房包块1个月”为主诉于2005年7月12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房皮肤无橘皮样外观,无乳头内陷及异常分泌物。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质硬包块,大小约2.0cm×2.0cm,触压痛,边界不清,形欠规整,活动度欠佳。左腋窝及锁骨上下淋巴结未及肿大。乳腺彩超:左乳外上象限见低回声光团,大小1.6cm×1.1cm,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血运较丰富,右乳未见明确占位。乳腺钼靶:左乳外上象限近胸肌处可见一大小1.9cm×1.5cm不规则肿块高密度影,边界不清,未见结构扭曲,无点簇状钙化灶。于2005年7月15日连硬麻醉下行左乳外上象限腺体区段切除术。术后病理:乳腺组织间质细胞增生,编织状排列,细胞无异型,其间散在少量腺管;免疫组化:Vimentin(+),SMA(+),ER(-),PR(-),CK5/6(-),CD34(-)和S-100(-);病理诊断:左乳乳腺纤维瘤病。术后未予药物治疗,随诊8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病人女性 ,2 6岁。出生后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行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术后第 5天因肠套叠行复位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 7年 ( 7岁 )开始出现上腹疼痛、发热、巩膜黄染 ,抗炎治疗症状可缓解 ,此后反复发作。 14岁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于当地医院治疗 1个月 ,因病情加重转入我院。入院诊断 :梗阻性黄疸 ,重症急性胆管炎 ,败血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成形空肠Roux -en-Y吻合术。第三次手术后 1年又开始出现腹痛、发热伴呕吐 (含胆汁 ) ,无巩膜黄染 ,每年发作 3~ 4次。曾行B超检查发现肝内胆管结石 ,抗炎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