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结核多侵蚀脊柱的前柱和中柱,且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脊柱不稳、畸形和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对于脊柱结核严重、脊柱不稳、后凸畸形严重的病例,可采取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工期前路脊柱内固定方法治疗.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应用该术式治疗脊柱结核4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为 5例断肢、 3例 4指断指进行再植术 ,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 3~ 45岁 ,受伤至就诊时间 2~ 7小时 ,断指 3例 4指 ,其中拇指 3指 ,食指 1指 ,多为切割伤 ,完全离断。断肢 5例 ,完全性断臂 3例 ,为钢缆绞断伤 ,车祸致上臂、左大腿下段各 1例为不全离断 ,其中左大腿为毁损性损伤。术中动、静脉吻合比例 1∶ 1~ 1∶ 3。神经吻合 :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断指均吻合两侧指神经。1 .2 手术方法 :( 1 )清创 :用肥皂水反复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PFNA固定,35例)和B组(采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4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髋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情况,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7(1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颈干角、髋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及Harris评分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髋关节内收、后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后内侧壁骨折块疗效确切,可较好改善局部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评价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面积4cm×5cm~12cm×7cm。结果20例皮瓣全部存活,4例皮瓣远端表皮部分坏死,2例皮瓣远端全层皮肤坏死,但筋膜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单,设计灵活,成活率高,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前路单枚中空的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单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7例齿状突骨折,Anderson分型Ⅱ型5例,Ⅲ型2例,全部为新鲜骨折.结果7例患者疗效均满意,螺钉位于齿状突中央,无偏斜.随诊10~36个月,6例骨折正常愈合,1例延迟愈合,1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活动不受限.结论前路单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并可保留寰枢椎间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以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踝、跟腱和戏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方法:对22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行急诊或延期行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19例全部成活,3例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自愈。结论: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操作简便,成活率高,风险低,损伤轻,是修复足跟、踝、跟腿外和小腿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损伤。目前关节镜下ACL重建被公认为膝关节外科中常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笔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 10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新鲜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9例新鲜髋臼骨折患者,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术后早期持续性被动运动(CPM)训练。结果根据Matta的复位标准及Merled'Aubigne的临床评定标准,复位优良30例(76.9%)。复位满意组临床评定优良8例(20.5%),复位不满意组临床评定优良率为(2.6%)。结论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新鲜髋臼骨折,结合正确选择切口、注意手术顺序及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四股半腱肌肌腱、两股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两股股薄肌肌腱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胫骨后坠征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术后1年,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2例,平均积分85±4.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两股股薄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1例断拇再植的方法和成功经验。方法:对31例断拇患者急诊再植,术后2周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康复治疗,术后随访5~50月。结果:31例再植拇指均成活,功能优良率达83.8%。结论:仔细熟练的显微镜下操作是断拇再植成活的关键,早期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是再植指成活后功能恢复良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