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聚二乙醇酸与Degrapol对肌成纤维细胞粘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的人工降解材料 ,为改进人工降解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比较聚二乙醇酸( PGA)与 Degrapol对肌成纤维细胞粘附、生长、繁殖及产生胶原的影响。结果  1细胞种植 2周和 6周 ,PGA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多于 Degrapol组 ( P<0 .0 1) ;2 6周 PGA组胶原含量明显高于 Degrapol组 ( P<0 .0 1) ;3 2周肌成纤维细胞粘附于 PGA上 ,分布广泛 ;6周后 PGA降解 ,胶原含量丰富。而 Degrapol则部分降解 ,胶原含量较少。结论 Degrapol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降解材料 ,若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在细胞亲和力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治疗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的手术多采用瓣膜移植,但术后患者重建的主动脉根部存在扩张现象,因此瓣膜高度的不足会致使主动脉瓣膜再次关闭不全。本文研究不同主动脉瓣膜高度设计对瓣膜开闭性能的影响,通过体外数值模拟,获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以根部直径26.0 mm、瓣膜高度14.0 mm为参照,建立瓣膜高度增量为±0.5 mm的六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对模型最大应力、瓣口面积和接触力等参数的结构力学计算和分析,获得合理的几何尺寸。研究发现,六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范围在640~690 kPa之间,与文献的结果相符合;瓣膜高度分别为13.5、14.0、14.5 mm的三组模型的瓣口面积在合理范围内;六组瓣叶接触力随瓣膜高度增加呈增大趋势。研究表明主动脉瓣膜的高度对主动脉瓣膜关闭性能存在影响,太小或太大的瓣膜高度会减小主动脉收缩期的瓣口面积,影响主动脉开闭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肾缺血预处理及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比较三种方法对缺血 /再灌(I/R)未成熟心肌损伤的效应。分为5组 :正常对照组(NC,n=6) ,离体心脏仅灌注KH液70min;缺血 /再灌 (I/R ,n=6) ,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心脏缺血预处理组 (IPC,n=6),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 ;肾缺血预处理组(K -IPC ,n=6) ,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min,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 (DL-IPC ,n=6) ,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min,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以左心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 ,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电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C、DL-IPC及K-IPC组在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 (P<0.05) ,在ATP含量、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方面均优于I/R组(P<0.01) ,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 (P<0.05) ,在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 (P<0.01)。结论不同部位的非心脏缺血预处理 ,与心脏缺血预处理可诱发同等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严重肺动脉瓣反流是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远期最常见的合并症,晚期可导致进行性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功能障碍和死亡。后天性分支肺动脉狭窄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分支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肺动脉压增高、患侧肺缺血及反复肺炎,同时加重肺动脉扩张和肺动脉瓣反流,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存质量及预期寿命。在解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上述两种病症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对于同时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和分支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分支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一站式治疗未见报道。两种术式同期实施操作难度较大,本例是这一技术方式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 32 6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行心内直视术转流中的肺保护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5月 32 6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体外循环 ,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转流中重点加强肺保护 ,避免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外在因素 ,适当给予扩张肺血管药物。结果 :32 6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 8例 (2 .4 % ) ,其中 5例死于严重低心排 ,2例死于呼吸衰竭 ,1例死于心律失常。在ICU机械辅助呼吸平均 18h ,再次气管插管 5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中加强肺保护有利于降低肺血管阻力 ,减轻右心负荷 ,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及右心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 (DM )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前后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118例患者 ,其中DM并CHD(DM组 ) 2 2例 ,同期非DM并CHD(对照组 ) 96例的术前准备、手术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DM组平均年龄 (5 9.8± 9.3)岁 ,女性 7例 (31.8% ,P<0 .0 5 ) ;体外循环阻断时间 (92 .0± 4 0 .9)min ,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细小 8例 (36 .4 % ,P <0 .0 5 ) ;术前血糖 (6 .4±1.1)mmol/L ,术中血糖 (16 .1± 2 .3)mmol/L ,术后当天初测血糖 (17.5± 4 .4 )mmol/L ,予静脉推注胰岛素 ,次晨空腹血糖 (11.6± 2 .8)mmol/L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7例 ,伤口愈合不良 5例 ,口腔溃疡 5例 ,6个月内复发心绞痛 3例 ,与对照组比较 ,均P <0 .0 5。结论 :DM并CHD患者行CABG病情复杂 ,围术期处理应采取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h17/Treg细胞是否参与主动脉瓣膜钙化及其与瓣膜钙化发生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人主动脉瓣膜组织分为3组(n=10):(1)对照组:瓣膜来自扩张型心肌病需心脏移植的受体,排除瓣膜组织病理改变者;(2)纤维化组:瓣膜来自严重主动脉瓣膜钙化需瓣膜置换术者,取远离瓣膜钙化部位,纤维化增生组织,排除风湿热及心内膜炎病史者;(3)钙化组:瓣膜来源同纤维化组,取瓣膜明显钙化组织。分别进行von koss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于进一步指导瓣膜组织分组;RT-PCR分析,检测瓣膜组织内Th17/Treg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无Th17/Treg细胞浸润;纤维化组Th17细胞浸润明显高于钙化组(0.904±0.079比0.445±0.057,P<0.01);钙化组Treg细胞浸润明显高于纤维化组(0.900±0.058比0.396±0.032,P<0.01)。结论主动脉瓣膜钙化与纤维化组织中Th17/Treg细胞比率不同,调控Th17/Treg细胞分化趋势或许可以干预主动脉瓣膜钙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以来,爆发于湖北省武汉市、流行于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引起广泛关注。其病原体被判定为一种名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力。SARS-CoV-2感染者除典型呼吸系统表现外,相当一部分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与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功能等改变,病毒相关心肌损伤、ACE2表达下调、炎症反应、缺氧及代谢障碍等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合以往冠状病毒研究和现有COVID-19报道,对此心脏损害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聚乙二醇(PEG)交联猪去细胞瓣,共价接枝GRGDSPC多肽(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并联合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HAVI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方法: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去细胞瓣支架上引入的巯基与枝化状PEG末端丙烯酰基共价结合,使PEG交联去细胞瓣,并行生物力学检测。再利用PEG-去细胞瓣支架上未饱和的丙烯酰基与GRGDSPC多肽末端半胱氨酸的巯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对PEG-去细胞瓣支架行GRGDSPC多肽共价修饰,免疫荧光测定GRGDSPC多肽修饰效果。在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上种植HAVICs,缝制于生物反应器内,体外构建心脏瓣膜。接种2、4、8h后,通过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粘附情况。体外培养10d后行形态学观察和DNA含量测定。结果:力学测试结果显示,PEG-去细胞瓣支架的最大抗张强度较单纯去细胞瓣支架明显提高[(7.53±0.32)Mpa∶(5.65±0.28)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天然主动脉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RGDSPC多肽可有效地与PEG-去细胞瓣共价接枝。不同时段细胞粘附计数及形态学观察提示,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明显促进HAVICs的粘附,并可在瓣膜表面形成连续单细胞层。DNA含量测定提示,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PEG交联去细胞瓣可明显改善瓣膜支架力学性能,GRGDSPC多肽接枝的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可促进种子细胞的粘附,改善瓣膜支架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选择70岁以上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加三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二尖瓣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整形1例。共旁路移植67支,平均1~5(3.1±1.7)支。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59~163(91.6±35.9)h,机械通气时间12~96(43.8±26.1)h,术后住院时间15~44(21.3±9.2)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明显降低[(50.5±7.7)mmvs(56.5±10.2)mm,P<0.01)],LVEF较术前明显升高[(52.6±10.6)%vs(47.9±10.2)%,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同期施行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效果满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恰当处理瓣膜病变、心肌充分再血管化、良好心肌保护和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