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炎与生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育是复杂而有序的生物过程。正常的生育过程至少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首先是两性配子的形成;其次是两性配子的相遇、受精;最后是胚胎在宫腔的植入和妊娠的维持。任何因素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上述各环节,均可导致不育。女性的盆腔是女性内生殖器官的处所,盆腔及其器官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浆弹性蛋白酶与精液主要参数和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精浆中的弹性蛋白酶,按照WHO人类精液实验室手册要求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分析,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精浆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等,分析弹性蛋白酶与男性不育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209例男性不育患者中,43例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290ng/ml,设为炎症组;166例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290ng/ml,设为非炎症组。炎症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级活力精子率、精子顶体酶阳性率均低于非炎症组(P<0.05);而精子畸形率、精浆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均高于非炎症组(P<0.05)。两组的精液量、PH值和液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液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生殖道感染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或睾丸精子抽吸术(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无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0例因男性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采用PESA或TESA穿刺获取精子,女方采用长方案超排卵,然后对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单精子注射。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组203例,受精率77.5%,临床妊娠率46.1%;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87例,受精率73.0%,临床妊娠率41.4%,两组比较其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PESA或TESA获取精子结合ICSI是治疗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等严重的男性不育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控制性促超排卵治疗周期中卵泡生长速率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我中心 1 996~ 1 997年间施行的 2 55个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促超排卵周期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优势卵泡在排卵前的数天以 1 .3 mm/天的速率呈直线生长 ,3个最大卵泡的平均生长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而妊娠组和非妊娠组间卵泡的平均生长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认为促超排卵药物虽然可以促使多个卵泡发育 ,但不能完全克服这些发育卵泡之间的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3例原发无精子症、72例原发严重少子精症患者及60例正常生育男性进行AZFa、AZFb、AZFc 3个区域微缺失分析。结果 60例正常生育男性未发现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175例生精障碍患者中发现AZF微缺失19例,总缺失率为10.9%。其中11例无精子症患者和4例少精子症患者的缺失发生在AZFc区域,缺失率为8.6%;1例无精子症患者和2例少精子症患者发生AZFb、AZFc双重缺失,缺失率为1.7%;1例无精子症患者发生AZFa、b、c 3个区域同时微缺失,缺失率0.6%。生精障碍组与正常生育男性组比较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是引起男性无子精症、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原发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在单精子注射(ICSI)之前进行微缺失筛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受孕后的结局。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第一次行IVF的<35岁PCOS患者共68例,对照组为<35岁的第一次行IVF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共1164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ET周期的卵子和胚胎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35岁PCOS患者IVF周期中的临床妊娠率(30.9% vs. 44.1%)、流产率(14.3% vs.12.9%)、多胎率(42.9% vs. 38.4%)、早产率(22.2 %vs.14.7%)、小于胎龄儿(9.5% vs.11.1%)以及大于胎龄儿(9.5% vs. 3.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妊娠期糖尿病(14.3% vs.4.1%)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0% vs. 1.0%)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岁PCOS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后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 7月 2 5日 ,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seBrown在英国诞生。它标志着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成功。我国于 1989年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近年这一领域更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诞生 ,她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始料未及的。曾有报道 ,母亲替女儿怀孕 ,即将女儿的胚胎植入自己的子宫 ,妊娠并生下了孩子。那么 ,她是孩子的母亲呢 ,还是孩子的“外祖母” ?许许多多的新技术令社会的道德观念和医学、伦理学和法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激烈的辩论有可能孕育着深刻的变化。1 ART的内容  …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或睾丸精子抽吸术(testicu1ar sperm aspiration,TESA)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无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0例因男性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采用PESA或TESA穿刺获取精子,女方采用长方案超排卵,然后对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单精予注射。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组203例,受精率77.5%,临床妊娠率46.1%;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87例,受精率73.O%,临床妊娠率41.4%,两组比较其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PESA或TESA获取精子结合ICSI是治疗梗阻性及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等严重的男性不育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与精液主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350例,均采用免疫珠法测定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AsAb,IgA或IgG型),根据结果分为AsAb阳性组(43例)和阴性组(307例)。结果在这3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检出率为14.00%。AsAb阳性组患者的精液主要参数(精液密度、活动率、活动力、精液量)均低于AsAb阴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与精液主要参数及精子功能下降有明显相关性,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子宫畸形合并不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64名子宫畸形患者行IVF/ICSI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子宫畸形患者的助孕结局做出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因不孕行IVF/ICSI治疗的子宫畸形患者,按照子宫畸形的类型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及ART治疗结局。妊娠的患者追踪至分娩,比较自然流产率、早产率、活婴分娩率、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孕周以及有无合并畸形。【结果】因子宫畸形行ART治疗患者共64人,按照子宫畸形的类型分为4组,鞍形子宫13人,不完全纵隔子宫14人,单角子宫19人,双子宫18人。4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方面都没有差异,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4组相似,平均每病人妊娠率在不完全纵隔子宫组(78.57%)显著高于鞍形子宫组(38.46%)和双子宫组(38.89%),与单角子宫组(47.37%)无统计学差异。4组均未出现宫外孕情况,在流产率、早产率、活婴分娩率、多胎妊娠率、分娩孕周和出生体重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出生婴儿均未发现有畸形。【结论】子宫畸形患者行IVF或ICSI有比普通不孕患者更差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不完全纵隔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相对鞍形子宫和双子宫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