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与单纯TACE治疗对比,评价多极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55例经病理、影像学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确诊的巨块型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7例,接受TACE联合CT导引下RFA治疗;对照组28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清AFP、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术后1、3个月行增强CT扫描,联合组及对照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57.14%(P<0.05)。术后2个月联合组血清AFP值由(413.18±354.70)ng/ml降至(80.16±76.64)ng/ml,对照组由(426.81±385.63)ng/ml降至(161.64±132.89)ng/ml(P<0.05)。联合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有一过性增高,术后2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FA联合TA-CE治疗巨块型HCC是安全、有效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CT检查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 ,小儿往往不与配合。因为运动伪影大大影响图像质量 ,给诊断造成困难甚至不能诊断。因此 CT检查前对 5岁以下的患儿需给予镇静剂 ,使患儿尽快进入熟睡状态 ,完成扫描。我们对 10 0名患儿采取了不同的给药方法 ,收到了不同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0例患儿男 5 8例 ,女 4 2例 ,最大 5岁 ,最小90 d。根据用药情况 ,将 10 0名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即 10 %水合氯醛灌肠组 31例 ,安定肌注组 4 4例 ,其他镇静剂组 2 5例。1.2 观察标准 用药后 30~ 6 0 m in进入熟睡状态 ,摆动不醒 ,能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化疗及热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例经病理、影像学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热组27例,采用热化疗(65℃)及热碘油(70℃)栓塞;常温组28例,采用常温(25.0±2.0)℃化疗药灌注及超液化碘油栓塞。所有病例术后定期做CT检查及AFP测定,观察对比肿瘤的客观疗效。结果2组病例在近期有效率、AFP值变化及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及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热化疗药及栓塞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常规TACE。  相似文献   
4.
苑桂平 《全科护理》2013,11(20):1871-1872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7例行化疗栓塞术的肝癌病人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对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67例病人住院7d~1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好转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可提高病人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肺部肿瘤仅靠影像学检查难以做出定性诊断.近年来,在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以其定位准确、安全性好,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我院2003年1月至12月在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78例,均获成功.使肺癌患者获得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肺部肿瘤仅靠影像学检查难以做出定性诊断。近年来 ,在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 ,以其定位准确、安全性好 ,痛苦小 ,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等优点 ,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我院 2 0 0 3年 1月至 12月在 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 78例 ,均获成功。使肺癌患者获得早期的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78例门诊患者 ,男 5 1例 ,女 2 7例 ,年龄 2 6岁~ 75岁。穿刺均获成功。其中 71例抽出组织液、组织或血液 ,7例抽出脓性液体。病理检查结果 :腺癌 31例 ,鳞癌 2 8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10例 ,少量可疑癌细胞 6例 ,炎症病变 3例。术后无气胸、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2 术前准备2 .1 物品准备  1全身 CT扫描机进行训机。 2穿刺活检包 ,其中包括孔巾 ,5 0 ml、5 ml注射器各 1副 ,无菌纱布 ,无菌棉捧及无菌手套 ,一次性肺穿刺活检针 1套 ,并备胶布、标本瓶、载玻片等。 32 %利多卡因 5 ml,安而碘 ,生理盐水 ,组织标本固定液 (10 %甲醛 )。2 .2 患者准备  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肺穿刺的诊断价值和方法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配合注意事项 ,并由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性肺不张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0例癌性肺不张的CT表现。结果CT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狭窄及阻塞,并能分清狭窄及阻塞的类型,诸如截断状梗阻、鼠尾状阻塞、局限性环行狭窄、锥形阻塞、偏心性狭窄、不规则狭窄、阻闭消失。强化后能够清晰显示肿块的镶嵌征、波浪征、“S”征、不均质强化、毛刺征。结论肿块影或支气管不规则狭窄及阻塞,是诊断癌性肺不张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其中,单纯性肝动脉化疗栓塞36例(TACE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PEI)双介入治疗32例(双介入组).全部病例定期做CT复查和AFP测定,观察肿瘤的客观疗效.结果 TACE组肿瘤客观有效率(CR PR)36.1%,AFP下降幅度56.1%,2 a生存率44.4%;双介入组客观有效率65.7%,AFP下降幅度78.6%,2 a生存率62.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应用TAC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