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男,21岁,武警战士。入院前5d在炎热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军事训练后出现高热伴意识不清,在当地医院给予物理降温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意识转清,生化检查提示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于2004年7月9日晚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9℃,脉搏83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00/55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Ⅱ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81×109/L,N0.925,Hb113g/L,PC65×109/L;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49.2s,国际标准化比值17.4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50.5s,血浆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移植胰腺的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移植胰腺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1)功能正常的移植胰腺在术后形态正常,体积偏大,主胰管内径正常,实质回声较正常胰腺略高,动脉PSV13~64cm/s,R10.44~0.68,P10.67~2.33。(2)2例出现急性排异和1例出现移植胰腺炎的移植胰腺周边出现低或无回声区,实质回声明显减低,分布不均。1例急性重度排异的RI值超过0.9,而另1例急性轻度排异RI值小于0.7。1例移植胰腺炎RI值超过0.9,PI值超过4.0。结论CDF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对胰腺移植术后的监测和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用于妊娠急性脂肪肝治疗一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患者,27岁,孕1产0,因孕37周,乏力、食欲不振10d,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3d,于2003年9月6日15时30分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12月16日,预产期2003年9月23日。停经40d时尿妊娠试验阳性,孕4个月始感胎动至今。在孕2个月时曾因恶心、呕吐、乏力及阴道流血,在外院行肝功能检查无异常,给予黄体酮保胎治疗1周痊愈出院。此后一直在该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均无异常。孕期无头痛、头晕、眼花、水肿、出血、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入院前10d无明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1]肝移植受者术前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发生率为2%~19%,在肝移植术中常导致门静脉无法常规重建,以往PVT被认为是肝移植的禁忌证。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PVA)是通过建立动脉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抗病毒治疗对HBV DNA高载量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的113例伴HBV DNA高载量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9例未行任何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均给予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HBV DNA定量、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术后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2组术后生存。结果治疗组术后HBV DNA载量持续下降,术后6、12、24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8、18.50、16.2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V DNA载量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9、24.20、14.15,P0.05)。2组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治疗组与对照组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95%、85.14%、75.68%和87.18%、69.23%、53.85%,2组术后3年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对HBV DNA高载量肝癌术后抗病毒治疗可提高肿瘤3年无瘤生存率,延长术后生存期,因此对于HBV DNA高载量HCC患者行肝癌根治术后,宜尽早、规律、持续联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终末期糖尿病伴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防治经验。方法对胰肾联合移植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其中2例分别为巨细胞病毒和艰难羧菌感染者成功治愈;2例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重在积极预防,术后一旦出现肺部感染,大幅削减免疫抑制剂量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产科危重症常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能否及时有效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是产科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而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可用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我院于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对收治的产科危重症患者采用了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1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移植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00-01/2006-12在福州总医院肝胆病中心肝胆外科行肝移植的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12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6例行背驮式肝移植。平均手术时间(12±4)h,平均输血量(7000±400)mL。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弥漫性结节型肝硬化,术后均用FK506和激素二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结果:①无术中死亡,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余15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次。②15例存活患者均获随访,肝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未见上消化道大出血复发。其中12例患者生存超过半年,5例患者已过1年。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愈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年来大肠癌治疗的变迁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3月一2001年3月91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第一个5年和第二个5年的治疗方法的变迁。结果:近5年结直肠癌的1、3、5年生存率较前5年明显提高。而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减低。近5年来,在手术治疗上,结肠癌伴梗阻急诊手术一期根治切除吻合开展的较为普遍;中低位直肠癌直肠下端肠管切除的长度及保肛手术时肿瘤距肛缘的距离缩短;术后复发或孤立转移,只要条件允许应进行再手术切除。辅助治疗,无论是适应证或方法,均发生了明显的变迁,由过去的较简单的治疗方法转变为放射治疗、化疗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联合的综合治疗。结论;大肠癌的治疗无论在手术治疗上还是辅助治疗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更趋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肝移植技术治疗肝脏终末期病变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采用背驮式肝移植和经典的原位肝移植技术治疗18例肝脏终未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中死亡。18例患者(9例为终末期肝硬化,9例为肝细胞癌)术后出现19例次并发症(包括切口血肿、胸腔积液、脓液、肺炎、胆汁漏、严重胆管炎、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良综合征等)。5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及感染性休克。术后随访3月~3年,9例仍然存活,后期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肺炎并呼吸衰竭,另2例死于脑转移和肝癌复发。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为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合理选择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正确的围手术期及手术后合并症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