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reoperativ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of orbitaltumors is the key to decide the necessity of the operation or to choose right surgery. This paper reviewed 117 cases of orbital tumor in our hospitalfrom Feb. 1980 to May 1995. Emphasis was puton CT presentations of the tumors and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th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of orbital tumors.1 SUBJECTS AND METHODSIn 117 patients with orbital tumor, there were56 males (47. 9 %) and 61 females (52. 1 %). Thediagnosis of 108 cases (92…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iroxicam(环氧化酶-1选择抑制剂)和NS-398(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含20μg脂多糖的缓释小丸植入兔角膜基质以诱导角膜新生血管。使用不同浓度的Piroxi-cam和NS-398滴眼剂滴眼,植入10d后分析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采用MTT法分析Piroxicam和NS-398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0.01μmol/LNS-398和0.01μmol/LPiroxi-cam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浓密,其它组因抑制剂的不同及浓度的不同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在0.5,5及50μmol/L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结论:环氧化酶-1特异性抑制剂和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时,NS-398的抑制效果强于Piroxicam。在高浓度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静  胡燕华  王适群 《眼科研究》2004,22(5):511-51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对其病变本质及发病机制仍有争论。病理学研究认为,胬肉上皮细胞在其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以人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培养的结膜及翼状胬肉上皮细胞MMP2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翼状胬肉形成、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健康体检人群5 683名,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压力、饮食习惯、运动、体重、血脂、血糖、血压等水平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连云港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超声检查981例存在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17.26%;男性40~50岁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影响连云港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因素为年龄、体重、糖尿病、运动及血脂水平(均P0.05)。结论连云港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发病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的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刀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球的像差变化.方法 将行LASIK的患者21例42眼分别使用飞秒激光刀(16眼)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26眼)制作角膜瓣后,在同一机型下行激光切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像差进行分析.结果 角膜板层刀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飞秒激光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减少,两组的高阶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自动角膜板层刀组球差增加明显高于飞秒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手术造成的像差增加,对提高LASIK术后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阳离子聚合物Sofast基因转染试剂(Sofast)和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Lipo)经不同途径向大鼠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N2),观察其在颌下淋巴结(SMLN)的表达。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9组:Lipo/DNA前房注射组(A)、结膜下注射组(B)、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C)和下睑皮下注射组(D);Sofast/DNA前房注射组(E)、结膜下注射组(F)、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G)、下睑皮下注射组(H)和阴性对照组(I)。分别于注射后48小时取同侧SMLN,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查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的SMLN中PEG-FP-N2的表达。结果A-D、E-H各实验组的SMLN中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相同载体不同部位注射DNA后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和下睑皮下注射组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转染效率。相同部位不同载体注射DNA后Sofast/DNA注射组的转染效率高于Lipo/DNA注射组。结论Sofast在SMLN的基因转染中优于Lipo。DNA/Sofast可以通过颞下方穹隆部注射和下睑皮下注射在SMLN获得相对较高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非球面切削与普通球面切削的视力、Q值和像差差异,探讨非球面切削对提高视觉质量的作用。方法高度近视眼病例56例(112眼)分为两组,分别行非球面切削(52眼)与普通球面切削(60眼),对两组术后10d,1、3、6个月的视力、Q值以及术后6个月的像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期裸眼视力均可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普通球面切削组术后各时期Q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非球面切削组术后10d、1个月Q值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3个月、6个月Q值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各时期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球面切削组像差增加又明显高于非球面切削组(P〈0.05)。结论使用非球面切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高阶像差增加的问题,对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的诱导表达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弃原培养液,加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μg·L-1、1μg·L-1、10μg·L-1)处理24h,用RTPCR方法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CT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μg·L-1和10μg·L-1TGFβ1处理组CTGF/GAPDH像素比值分别为0.35±0.05和1.25±0.10,均较对照组高(0.13±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TGF/GAPDH比值随TGFβ1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TGFβ1可以诱导角膜成纤维细胞CTGF的表达,在角膜成纤维细胞中CTGF也可能是TGFβ1对细胞起作用的下游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浅淋巴结在角膜移植免疫中的作用,为抑制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24只SD鼠为受体,12只Wistar鼠为供体,所有大鼠均为雌性。受体鼠再分为A、B、C、D4组,A组为正常角膜移植组,B组为正常角膜移植合并颈浅淋巴结切除组,C组为高危角膜移植组,D组为高危角膜移植合并颈浅淋巴结切除组。每组均为6只,其中1只于术后14d行植片病理学检查及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各组角膜存活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评价疗效。结果各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是(10.40±1.14)d、(46.30±9.46)d、(7.00±1.58)d和(15.00±3.39)d。植片存活时间B组较A组、C组,D组较C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浅淋巴结在大鼠角膜移植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颈浅淋巴结切除术能有效抑制正常及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Immunological rejection is the major cause ofcorneal allograft failure. Looking for safe and fea sible therapies to inhibit the rejection is vital inclinical practice. Yamagami[1] succeeded to inhibitcorneal allograft rejection of rats with failure in theinduction of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reactivity by bilateral cervical lymphadenectomy.However, this therap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e rious surgical trauma and complication. On the ba sis of Yamagamis' research,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