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我们设计的一种新的肠道准备方法,经临床应用结果优予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以下简称传统法)和盐水全肠道灌洗法。现将其用法及较之上述两法的优点扼要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本文117例为我院1983年11月至1986罕4月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例。年龄22~72岁。全部病例条件相同(即无消化道梗阻,无明显心肾肝功能不全),分  相似文献   
2.
从腹泻病人类便中检出布洛克利沙门氏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国外较为多见,并已成为发达国家食物中毒重要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我国南京、烟台等地也相继发现该菌导致的食物中毒。我们于1988年5~9月对沈阳站铁路旅客餐厅等处出售的动物性熟食品进行了产气荚膜梭菌检测。  相似文献   
4.
5.
<正> 今年以来,沈阳某医院先后发生几起输液反应。经反复查找原因,竟从配制输液药物用的蒸馏水中检出绿脓杆菌。调查时,将水样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和普通肉汤管各一。常规培养后,在两种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均产生蓝绿色色素。菌落湿润、大而扁平,边缘不整齐,并在血平板上形成溶血环。打开平皿盖时可闻到较浓的芳香气味。在肉汤管的液面上有菌  相似文献   
6.
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1990年6~9月,我们对采自外环境的148份样品,进行了致病性弧菌的检测。 采地表水40份;生活饮用水35份;列车餐车各类熟食品43份;处理后的医院污水30份。 地表水、生活饮用水、医院污水每份样品取200ml,加入10倍浓缩的碱性胨水20ml,37℃过夜培养,然后同时在改良麦康凯和SS平板上分离;并取1ml胨水培养液,接种于10ml氯化锶胨水中二次增菌培养过夜,在改良DC平板上分  相似文献   
7.
钴-60对一次使用性增菌管的灭菌效果与保质期耿福保,李淑兰(沈阳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沈阳110001)为了解钴-60对照一次使用性增菌管(内装亚硒酸盐胱氨酸)的灭菌效果与保质期,进行了试验观察。将一次使用性增菌管经钴-60不同剂量照射后,于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从506例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5株罕见的布洛克利(S.Blockley)沙门氏菌,检出率达1%。对该菌的生化,血清,药敏及致病性作了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清原县蜱传斑点热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热是区别于斑疹伤寒的另一组立克次体病。其临床症状比斑疹伤寒轻,几乎没有死亡。此组立克次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北亚斑点热、落矶山斑点热、立克次体痘、钮扣热,北昆士兰(?)热等。斑点热于1958年,在我国内蒙首次得到了血清学证实(1);1962年,在黑龙江省的自然疫源地调查中,首次分离得到了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株(R·sibiricas),1974年,在新疆发现了典型的病例,并在血清学及病原学上得到了证实(3);1980年,牡丹江地区自然疫源地调查中进一步从各种动物血清及病人血清的补体  相似文献   
10.
<正> 国内目前尚缺乏厌氧菌的特异性鉴定手段,我们试制的供厌氧菌鉴定用微量生化试验管(下简称生化管),经初步使用,效果尚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选材和制作 选材:根据厌氧菌的生理特性,选用陈聪明教授介绍的糖发酵管基础液作为生化管的基础液;选用制备需氧微量生化管用的毛细玻管为装液管。 制作:1.毛细玻管每根取10cm长,经磷酸三钠浸泡后洗净凉干,在酒精喷灯上封闭一端;2.按方配制不同浓度的基础液;3.用真空抽入法将不同浓度基础液装入各管内约2/3长;4.将上述糖管放于盛有约6cm高水的小烧坏内,并放人1支厌氧指示剂作对照,置小酒精炉上煮沸后文火维持;5.待厌氧指示剂变为无色时,迅速封住毛细玻管另一端,使管内处于无氧状态;6.封口后玻管置蒸气高压锅内8磅20分钟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