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对12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伴病理骨折患者行病灶刮除、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移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随访功能恢复均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临床常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也有手术切开复位后钢板、环抱器等各种内固定器械固定的.我院自2003年~2007年问在儿童肱骨干骨折常规骨科内、外同定治疗的基础上,对其中类型较为整齐、简单的骨折,分别行经皮微创骨圆针内固定治疗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大转子、骶部等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顺行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大转子软组织缺损4例、骶部2例;逆行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腘窝部皮肤缺损2例;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4例;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除 1例岛状皮瓣远端发生尖部坏死经植皮愈合外,余病例术后全部成活.随访1~5年,供区愈合良好、受区外形、质地及厚薄均较满意.结论 该皮瓣以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及股深动脉穿动脉为其血供,解剖恒定,具有血运丰富、血管蒂长和切取容易等优点,适宜修复大转子、骶部坐骨结节及腘窝部等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儿童抽动障碍(TD)患病率及致病危险因素,为早期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方法 检索CNKI、VIP、CBM、WanFang Data、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10月期间所有相关的观察性研究资料,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语言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总计271 172名儿童,TD患儿10 594人,我国儿童TD的总患病率为2.68%(95%CI:1.47%~4.83%),Meta回归显示诊断标准为主要异质性来源,以DSM-Ⅳ为诊断标准的TD的总患病率为1.22%(95%CI:0.79%~1.86%),男童总患病率为1.67%(95%CI:0.91%~3.04%),女童总患病率为1.21%(95%CI:0.83%~1.78%)。TD致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异常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病史、围生期其他不利因素、不良饮食习惯、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高热或高热惊厥史、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病或哮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共患病、睡眠障碍、抽动障碍家族史、家族精神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5.
辛全秋  翟睿 《家庭健康》2010,(1):F0002-F0002
12月8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博士专家“送健康、送温暖”活动在微山县举行启动仪式。市政府、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老干部局、市老龄委、市文明办及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班子成员和16名博士专家顶风冒雨齐聚微山,微山县有关领导及老年大学的老领导、老干部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拉开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惠民健康行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经后路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4月-2012年12月经后路手术治疗的3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病人的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4.3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情况,所有融合节段均已骨性融合。侧弯平均矫正率68.5%,腰痛改善率94.7%。病人均自诉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无病人出现术后假关节形成,发生脑脊液漏1例,切口溃疡1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经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安全有效。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身体状况决定。充分减压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行长节段固定、短节段融合能够最大限度恢复脊柱在冠状位及矢状位上的平衡,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各型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重症药疹的合理防治、减少其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结果:126例重症药疹中,男女比例为1:1.38;住院时间为(12.7±9.8) d。最常见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最凶险的类型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死亡2例。抗生素为本组患者最常见的致敏药物类别;最常见的单一致敏药 物为卡马西平,其次为别嘌呤醇。结论:本地区重症药疹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为最常见类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死率最高,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住院时间最长。及时停用致敏药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 质激素,适时联合使用非激素治疗手段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血浆置换、血液透 析,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荨麻疹和成人荨麻疹临床特征的差异,为儿童荨麻疹的病因、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 411例荨麻疹患者资料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并对其中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740例荨麻疹患者进行儿童(68例)和成人(672例)荨麻疹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儿童组中急性荨麻疹314例,占76.4%(314/411),而成人组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为主(44.8%,896/2 000)。儿童急性荨麻疹以感染为病因者占41%(16/39)。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伴随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44%,17/39),而成人急性荨麻疹以胸闷/气促为主要伴随症状(32%,11/34)。儿童组慢性荨麻疹治疗前后疾病严重度评分低于成人组(P0.05);儿童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有效率高于成人组(82.1%vs 62.2%,P0.05)。儿童组荨麻疹个人史及家族史阳性率均高于成人组(P0.05)。结论儿童荨麻疹中以急性荨麻疹多见,主要伴随症状为腹痛/腹泻,与成人不同。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较成人佳。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常见病因为感染。具有特应性体质儿童可能易患荨麻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早期预防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法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CNKI、万方、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有关预防脑瘫髋关节发育异常疗法的RCT。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和ADDIS 1.16.8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1个RCT,共包括1228例脑瘫患儿。网状Meta分析表明:(1)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肌肉电刺激、穴位埋线、WBV,分别在改善MP值、内收肌肌张力、GMFM-E区评分、髋关节ROM评价方面疗效最佳;(2)在改善腘绳肌肌张力的评价中,常规康复治疗+靳三针头针+体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结论 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在改善MP值方面临床前景最好,针灸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在改善肌张力方面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菖菊止动方核心药物治疗抽动障碍(T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及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挖掘菖菊止动方中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DisGeNET和TTD数据库,筛选TD相关靶基因,并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和Pymol将获得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菖菊止动方核心药物中活性成分81个,相关潜在靶点283个;筛选出TD相关靶基因2 250个,提取交集靶点125个,筛选出核心靶点18个,主要为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雌激素受体1(ESR1)等;共有靶点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上,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