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共收治肾细胞癌患者 181例 ,其中囊性肾细胞癌 1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病例资料及诊断 :本组 12例 ,男10例 ,女 2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 5 0岁。患者中 ,肿瘤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4例 ;上极 2例 ,下极 3例 ,中份 3例 ,占据肾大部分 4例。血尿 3例 ,腰痛 1例 ,1例行颅骨肿瘤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进一步检查发现肾原发病灶。体检 :B超发现 7例。根据Bosniak[1] 肾囊性肿块分类 :Ⅰ类为单纯性囊肿 ;Ⅱ类为有少许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属良性 ;Ⅲ类为有较多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一些属…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和移行带指数 (TZI)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并发急性尿潴留 (AUR)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0 2例BPH患者的相关资料。 结果 :BPH并发AUR组血清PSA值为 (6 .6 0± 3.4 0 )μg/L ,TZI值为0 .71± 0 .14 ;未并发AUR组患者血清PSA值为 (3.5 1± 2 .30 ) μg/L ,TZI值为0 .4 6± 0 .2 1。两组间血清PSA和TZI值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PSA <4 .0、4 .0~ 10 .0、>10 .0 μg/L 3组间AUR发生率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AUR发生率随血清PSA值的增高而增高。血清PSA与TZI呈显著正相关 (r=0 .2 13,P <0 .0 1)。 结论 :血清PSA和TZI可作为预测BPH并发AUR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麻醉药,作为毒品滥用时俗称K粉,国内外陆续有报道关于K粉导致的各系统疾病。笔者医院于2009年01月-2010年9月收治5例因吸食K粉致严重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患者,现总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14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62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根据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0.05和连锁不平衡参数r2>0.8的原则筛选H19的4个TagSNPs(rs2839698、rs3024270、rs217727和rs2735971)并采用TaqMan MGB等位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两组以上TagSNP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及Hardy Weinberg平衡情况,以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评估前列腺癌的相对风险。结果 14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62例健康体检者H19的4个TagSNPs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前列腺癌组与对照组rs3024270、rs21772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839698分布上,前列腺癌组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8.3%(41/145)和47.6%(138/290),高于对照组的14.2%(23/162)和36.1%(117/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735971分布上,前列腺癌组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5.2%(51/145)和54.1%(157/290),均高于对照组的19.7%(32/162)和38.6%(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024270、rs217727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无关。与rs2839698 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的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至2.525倍,而等位基因A较G升高至1.606倍;与rs2735971 TT基因型相比,CC及TC+CC基因型的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分别至2.820和2.017倍(P<0.05);等位基因C较T升高至1.879倍(P<0.05)。 结论 H19 rs2839698、rs2735971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有关,其中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人群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作为前列腺癌易感人群的筛查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N-CWS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N-CWS)在预防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应用N-CWS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并与丝裂霉素C(MMC)进行随机对照观察。N-CWS组治疗45例,随访39例,随访12~60个月,复发13例,未复发26例,1年无癌生存率为87.4%,复发率为12.5%;5年无癌生存率为66.7%,复发率为33.3%。MMC组治疗30例,随访25例,随访12~60个月,复发12例,未复发13例,1年无癌生存率84%,复发率为16%,5年无癌生率为52%,复发率48%。提示N-CWS的疗效高于MMC而副作用却明显减少。认为N-CWS是目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胰肾联合移植 (SPKT)的最佳术式和提高手术操作技巧 ,利用试验动物进行胰肾联合移植。方法 在 12只试验用狗上分别进行胰、部分十二指肠、肾、输尿管多器官联合切取后行脾动、静脉分别与肾功、静脉行端端吻合 ,使胰、肾联成整体。将移植物的腹腔动脉与受体右髂总动脉行端端吻合 ,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右髂总静脉行端侧吻合 ,供体十二指肠远端与受体膀胱右顶部行端侧吻合 ,供体输尿管与受体膀胱左侧壁吻合 ,供胰、十二指肠固定于受体右髂窝 ,供肾固定于左髂窝。结果  6只供体顺利完成多器官联合切取术及胰肾联体血管吻合术 ;6只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 ,术后 1只死于持续性低血压 ,5只术后平均存活 (1 5±0 8)d ,存活中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该术式手术时间短 ,受体创伤小 ,胰腺外分泌引流入膀胱 ,可通过检测淀粉酶发现早期排斥反应 ,SPKT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方法 :总结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6月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 15例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 30~ 14 0min ,平均90min ,失血量少于 10 0ml,2 4~ 72h内下床活动 ,除 1例肾切除切口愈合不良 ,住院时间较长外 ,余者均在术后1周内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浅表性膀胱癌对射频热化疗的防复发效果。「方法」对30例浅表性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术后应用大剂量比裂霉素C(MMC)(40mg)进行膀胱灌注,同时给予射频透热并随访总结复发率。「结果」射频热化疗膀胱癌的复发率为20%。「结论」大剂量MMC(40mg)膀胱灌注加热频透热能有效地预防与减少术后膀胱癌复发。  相似文献   
9.
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62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采用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随访6-60个月,平均24.5月。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病人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前列腺缩小,PSA下降。TURP、输尿管皮肤造瘘、局部放疗或同位素放射治疗等可有效解除尿路梗阻,保护肾功能,减轻转移性骨痛。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睾丸切除或口服已烯雌酚 抗凝剂是经济有效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残肾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述“残肾”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5年陈旧重度肾损伤及肾切除150例,其中3例残肾,结果 其中2例为Ⅱ型残肾,1例为Ⅰ型残肾。结论 无分泌功能Ⅰ型残肾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体征,非手术或手术治疗,Ⅱ型有分泌功能残肾诊断主要方法为肾动脉造影,治疗方法首选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