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诊断为膝内侧骨关节炎并行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56例(64膝)。纳入标准: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胫骨侧内翻畸形。排除标准:炎症性、感染性关节炎;多间室的关节退变;膝关节活动度<90°;屈曲畸形>10°。采用HSS评分、VA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的改善情况,通过测量胫股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内翻角(KVA)、下肢负重线比率(WBL),评价术后膝内翻的矫正效果。各时间点评分及测量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间点间比较采用WSC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术后切口均获Ⅰ期愈合。5例出现截骨旋转轴无移位骨折,推迟负重后愈合;10例出现明显的小腿肿胀、皮下瘀斑,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5±3)个月。随访中未见内固定失败、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患者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F=312.7,P<0.05);VAS评分与术前相较均降低(F=185.6,P<0.05)。影像学检查指标中,术后FTA(t=3.2)、MPTA(t=6.3)、KVA(t=5.8)及WBL(t=2.7)均获得改善,与术前比较,内翻畸形获得矫正(均P<0.05)。 结论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矫正下肢力线,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合并胫骨内翻的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种多模式镇痛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提取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数据,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37例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四种多模式镇痛方案:A组耳穴贴压联合股神经阻滞,B组耳穴贴压联合隐神经阻滞,C组塞来昔布联合股神经阻滞,D组塞来昔布联合隐神经阻滞。统计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第1、3、7天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 四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和7天,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比C组和D组低。A组和C组股四头肌肌力在术后第1和3天明显比B组和D组差。A组和B组术后第1、3、7天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C组和D组。A组和B组术后第1和3天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C组和D组大。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单次收肌管隐神经阻滞更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睡眠,促进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延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延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优越性、可行性和手术时机。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56例。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Ⅳ型10例,Ⅴ型31例,Ⅵ型15例。本组病例均先行骨牵引,伤后3周行手术切开复位及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结果本组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a、平均2.5a。所有病例术后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患膝稳定。骨折复位满意,在6个月内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深部感染等并发症。56例中有38例解剖复位,按Sanders膝关节疗效评分法评定结果为优19例,良13例。可6例;18例非解剖复位,其疗效评定为优8例,良7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3.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ilcoxon检验,P〉0.05)。结论延期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或整复塌陷关节面及内固定,从而恢复下肢整体力线及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便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患肢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工作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2013年 3月~2016年4月对75例(92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骨性强直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12~24月的随访,通过 对手术前后患髋VAS疼痛评分、关节总活动度、整体功能改善情况、就业情况进行比较,根据Harris评分系统、BAFSI、BASDAI 评分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关节总活动度、临床症状以及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极大改善。VAS疼痛评分由术 前(6.51±1.32)分降至(2.47±0.38)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22.51±3.32)分,增加至术后2周(89.17±2.52)分,髋关节总活动 度由术前0°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71.50±30.30)°,BAFSI评分由术前(6.21±2.6)末次随访时(2.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优42髋,良38髋,可12髋,优良率达87%。术后6个月和12个月,75例患者中,6例和32例恢复正常工作。所有病 例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X-ray未见感染、脱位,其中1例术后4个月因术髋疼痛拍片见假体松动,5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 BrookerⅠ级3例,Ⅱ级2例,未见Ⅲ、Ⅳ级异位骨化。结论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髋骨性强直的有 效手段。关节置换术后可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工作,提高生活及工作质量,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 ,10-5,10-6 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TT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 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 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 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13、Cd55基因及 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方治疗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KOA患者182例,依据Lequesne指数评分表测试结果分为3组,轻度KOA组58例、中度KOA组69例、重度KOA组55例。3组均采用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方治疗,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患膝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再次采用Lequesne指数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膝疼痛VAS评分,轻度KOA组治疗前(2.213±0.562)分、治疗结束后(1.322±0.431)分,中度KOA组治疗前(3.825±0.735)分、治疗结束后(3.164±0.360)分,重度KOA组治疗前(5.921±0.832)分、治疗结束后(4.127±0.763)分。患膝Lequesne指数评分,轻度KOA组治疗前(3.281±0.543)分、治疗结束后(2.137±0.428)分,中度KOA组治疗前(6.017±0.686)分、治疗结束后(4.912±0.547)分,重度KOA组治疗前(9.964±1.127)分、治疗结束后(8.391±1.031)分。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KOA,采用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方治疗,均可缓解患膝疼痛,改善患膝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影响GCT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染色法对39例GCT组织和4例正常骨组织的Survivin与COX-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CT JaffeⅠ、Ⅱ、Ⅲ级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2%、68.8%和83.3%,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81.3%和100.0%,正常对照组均未见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分别与Jaffe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两种蛋白表达具有中度一致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段截除植骨术明显降低GCT的复发率,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均不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可能参与GCT的发生、发展,为GCT的预后判断及开发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为GCT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丌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l3、Cd55基因及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许季春  罗斯敏  桂涛  桑园  查振刚 《广东医学》2016,(12):1861-1861
患者,女,68岁,因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7 h,于2015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7h前下车时突感左髋部疼痛,无伴左下肢放射性麻痛,活动时加重,行走时感乏力及不稳,在当地医院拍片示: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改变,左股骨大粗隆局部骨折。未予其他处理,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左侧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收入我科治疗。患者无合并基础疾病,曾于2007年8月因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我院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左髋关节功能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此次入院体格检查:左下肢稍内旋,左大腿腹股沟及外侧髋压痛(+)、叩击痛(+),无肿胀、瘀斑,左髋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伸0°~屈30°,外展0~30°,内收0~15°,4字试验(+), Allis 征(+), Thomas 征(-)。辅助检查:血沉49 mm/h、CRP 7.28 mg/L。术前X线片示:假体对合良好,位置、形态正常,假体周围骨质密度减低,股骨大转子近端骨质不连续。 CT提示假体周围有假瘤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