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燃煤电厂从业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体检结果指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从业者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以503名电厂从业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社会人口学和职业暴露因素资料,通过体检了解从业者的健康状况和相关指标。结果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10.3%)显著高于女性(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女性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率(5.9%)显著高于男性(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男性的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为3.1%,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与女性从业者相比,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OR=5.83,95%CI:1.75~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工龄≥15年的从业者发生听力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OR=3.46,95%CI:1.02~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结论男性从业者肺部X线异常率,而女性血常规的异常率高于男性;男性从业者的高血压发生风险高于女性,暴露时间(工龄)是听力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胸部疾病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具有安全性与科学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HIF-1α及VEGF-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C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分布情况;运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准取α=0.05。结果HIF-1α、VEGF-C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5%/10.9%、70.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微淋巴管密度分别为4.9±1.3和2.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C表达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HIF-1α、VEGF-C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食管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微淋巴管的形成可能会促进食管癌经淋巴结转移的发生,MLVD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分子指标。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进而通过VEGF/VEGFR信号系统,对肿瘤淋巴管形成调控,促进食管癌淋巴管生成,并导致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5例,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应用全胸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胸根治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声音嘶哑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肺部感染、住院时间、36 h胸部疼痛评分、24h引流量)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进行食管癌根治术,不仅创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概率,虽然手术需要时间较长,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将会越来越短,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胸部手术应用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筛选出本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患有胸腔内疾病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在进行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手术后病情均好转痊愈,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对比,手术时间较短,手术难度下降,并且手术的医疗费用较低。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在进行胸部手术,不仅产生的创伤较小、费用较低,而且较为安全、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肺减容术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应用。方法对20例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减容术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研究。对照手术前后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均康复出院,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活动耐力增强。分别于术后0.5 a及1 a进行随访,肺功能的各项参数都有好转。结论对于严重的肺气肿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减容术能使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得到改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PTEN和p5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PTEN、p5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3.33%(32/60)、61.67%(37/60),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1.67%(55/60)、3.33%(2/60)。PTEN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TNM分期、年龄、性别无关(P>0.05)。PTEN与p5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低表达p、53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作用,诱导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TEN、p53对食管鳞癌的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行DSCTCA,分别评价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及桥血管本身通畅情况,比较不同桥血管类型的通畅率及CABG术后随访5年前后的通畅率。结果 38例患者共95条桥血管,动脉桥及序贯桥的通畅率(22/25,88.0%,22/25,88.0%)高于静脉桥通畅率(28/45,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3,P=0.022)。以5年为随访期限,5年以内桥血管的通畅率(62/77,80.5%)高于5年以外(≥5年)桥血管的通畅率(10/1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5,P=0.026)。结论 DSCTC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宝刚 《当代医学》2014,(17):53-54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以下简称为:呼衰)的少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09~2013年间收治的56例行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4例患者由于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而致使其发生呼衰,并分析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经研究发现,患者术后发生呼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主要有并发症、术中补液情况等。结论为了提高患者行食管癌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术后生存率,尽量要避免患者发生术后呼衰,一旦患者存在呼衰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将呼衰的发生原因了解透彻后,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煤焦沥青对中国仓鼠肺(CHL)细胞c-jun、fo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 RNA表达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CHL细胞,常规消化细胞后,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待其融合度达到40%左右时,加入含有煤焦沥青的培养液,调整浓度至0、20、40 mg/L,分别于作用24、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c-jun、fos和EGFR m RNA的表达水平;将等量的细胞接种在50 ml的培养瓶中,待细胞融合度达到40%左右时,加入含煤焦沥青的培养液,调整浓度为0、20、40 mg/L,每组设置6个重复样品,分别加入谷胱甘肽(GSH)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调整浓度至0、2.5、10 mmol/L,作用120 h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的构成比。结果在20 mg/L煤焦沥青作用24 h后,CHL细胞的fos、c-jun和EGFR m 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0 mg/L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72 h后c-jun和EGF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0 mg/L剂量组(P0.05)。在40 mg/L剂量组作用24和72 h后,fos、c-jun和EGFR m 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0 mg/L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焦沥青作用后,细胞凋亡率降低,在GSH作用下,凋亡率有所增加,NAC作用下的凋亡率增加的幅度更加明显,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mg/L的煤焦沥青作用120 h后,S期的细胞构成显著增加(P0.05);GSH和NAC可以显著抑制S期的细胞构成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焦沥青可以诱导fos、c-jun和EGFR m RNA的表达水平和S细胞周期的构成增加、抑制细胞凋亡率,而GSH和NAC可以抑制这种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