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动态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研究辐射损伤的机制.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0Gy、2Gy和8 Gy3个剂量组,三个干预组分别为20、30、50只小鼠.分别用X射线全身照射1次,照射后4h、3d和14d,分别抽取小鼠眼球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的测定.另取出新鲜胸腺和脾脏分别研碎,制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4h,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率即明显升高,3天时达高峰,14天时略有恢复.且同一时段细胞的凋亡率与照射剂量成正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改变,CD4 与CD8 均下降,其中以CD8 T细胞对辐射最为敏感,下降幅度最大.结论:本实验着重观察了大剂量X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胸腺、脾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疗效及毒副反应的不同。方法:67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RT)和同期放化疗组(RT+CT),两组放疗方法相同,都使用常规放疗技术,同期放化疗组在放疗同时给予顺铂和氟尿嘧啶4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计划,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原发灶CR率和颈部淋巴结CR率无明显差异(P〉0.05),一年内远处转移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组的急性毒副反应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明显加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TNM分期和治疗方式与肿瘤的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病理组织类型与肿瘤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1),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影响肿瘤预后的趋势(P=0.052)。肿瘤TNM分期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期越晚,患者生存期越短;而同期放化疗为保护因素,与单纯放疗相比降低死亡风险达68,7%。结论: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较重且明显,但病人可以耐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 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4对雌性大鼠,建立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A组:肝移植术中输注生理盐水;B组:肝移植术后隔天一次给予他克莫司(0.25 mg/kg)灌胃2周;C组:肝移植术中输注与A组同剂量的雄性Wistar大鼠的MSCs.观察术后第10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TGF-β1与IL-10的表达、Y染色体定位及受体存活时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多组比较方差分析AST、ALT值,LSD法分析组间差异;病理分级采用ridit法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存活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第10天A、B、C组ALT分别为(756±104)、(197±49)、(103±31)U/L,AST分别为(635±134)、(331±78)、(150±38)U/L,3组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265,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及C组均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A组ridit均值为0.8333,为重度排斥,B、C两组ridit均值分别为0.4583、0.2083,排斥反应较A组显著减轻,且C组较B组级别更低.A、B、C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5%、69%±20%及85%±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P<0.01).A、B、C组IL-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5%、75%±14%及91%±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P<0.01);B、C两组TGF-β1和IL-10呈强阳性表达且C组比B组更明显,而A组则为弱阳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发现,C组含有带Y染色体的雄性MSCs,主要在汇管区聚集.A、B、C组大鼠50 d存活率分别为0、10%、90%,3组大鼠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P<0.01),C组中位存活时间为63 d,较A组11 d延长,且C组长于B组.结论 肝移植同时向供体输注MSCs能够抑制受体对移植肝的免疫排斥.  相似文献   
4.
为论证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疗效,对15例住院病人采用经皮脾动脉栓塞术栓塞脾动脉外周分支,平均栓塞面积50%。术前、术后观测外周血象、肝脾8超和胃镜。栓塞后/前对比发现平均外周血白细胞上升75.24%,血小板上升18.50%,血红蛋白上升7.51%,门静脉直径缩小13.02%,脾静脉缩小23.73%,脾厚度缩小10.45%。结果表明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能改善脾亢和降低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已开始用于治疗肝病[1].有人认为BMSCs抑制肝纤维化[2],也有人认为它促进纤维化[3].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肝损伤过程中,BMSCs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诊断学是基础向临床过渡的重要桥梁课程,而诊断学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临床教学资源缺乏。广泛应用多媒体模拟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困乏并且提供了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协同性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方法参照Kamada“二袖套法”并加以改良,分别对Wistar-Wistar大鼠(A组)15对及金黄地鼠-Wistar大鼠(B组)21对进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1、3、5、7天时各处死1只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观察,余留做观察生存时间。结果A、B两组供体手术时间、修肝时间、无肝期分别为(23±3)min、(8±2)min、(45±5)min、(17±2.5)及(46±3)min、(21±2.5)min、(18±2)min,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1.0%与93.3%。A、B两组生存期分别为27.4±3.4天及5.5±1天。A组术后Williams分级均为0级,B组术后第1天1级,第3天2级,超过第5天均为3级。结论①利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可建立稳定的金黄地鼠-Wistar异种肝移植模型;②同时建立了协同性急性排斥反应肝移植模型,并为解决供肝来源不足方面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Graves’眼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珐:19例Graves’眼病患者接受2 000 cGy/ 10 f的球后放疗。眼部症状和体征使用SPECS分级法。对治疗前后的SPECS评分和眼眶CT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的患者软组织炎症表现改善;63.2%的患者眼球运动改善;78.9%的患者突眼(回缩1-3 mm)有改善。未观察到与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放疗是Graves’眼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康莱特联合介入治疗肝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目前通常采用肝动脉化疗(LP),但在其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加重,造成化疗推迟、减量或中断,病况迅速恶化而死亡,如何减少介入的副作用和提高疗效,近年来提出了多途径序贯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其中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