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尿管镜、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肾镜配合瑞士产EMS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226例输尿管结石。上段结石58例采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其余168例中下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逆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一次碎石成功211例,结石排净时间1周-3个月。术中无输尿管穿孔和撕脱。15例结石上冲至肾盂,放置双J管后行ESWL治疗,3个月结石排净。结论输尿管镜、肾镜配合瑞士产EMS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高效,微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阴囊鞘膜腔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而且容易误诊及漏诊.该病主要临床症状:阴囊局部触及硬结,无感染一般无明显不适,合并感染或鞘膜积液时,出现阴囊坠胀不适,反复感染可形成窦道.目前影像学方法检测该病的报道甚少,国内尚未见到超声评价该病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芪与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 (简称 DN)患者肾血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 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 ,观察治疗前后肾血流及肾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DN患者肾脏存在高阻力、低灌注状态 ,黄芪和丹参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状态 ,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3.0 c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万人次的超声体检及门诊常规检查病人,检出可疑肝癌7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检出79例可疑肝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分A、B组,A组为无症状肝癌51例,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患就诊时经超声检查首先发现疑似肝癌的计为无症状组;B组为症状性肝癌组26例,有剑突下或右上腹疼痛不适的计为症状组。无症状性肝癌明显多于症状性肝癌,分别为66.23%和33.76%,77例患者术后随访12~60个月,A、B组瘤体大小3.1~5.0 cm,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30%、82.60%、65.21%和90.90%、36.36%、18.18%;瘤体>5.1 cm,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50%、75.00%、37.50%和80.00%、13.33%、6.66%,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A组明显高于B组。小肝癌组术后预后较好,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100.00%、94.73%)均明显高于3.1~5.0 cm及>5.1 cm者。[结论]超声体检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肝癌和小肝癌的有效方法,无症状性患者的远期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有症状性患者。  相似文献   
5.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粘膜增生性病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活检意识的不断增强,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超声和膀胱镜是常规的检查方法,但是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均有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我院2001~2006年间的5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在此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对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56例腺性膀胱炎超声及膀胱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柯晓  郭环宇  黄伟 《山东医药》2007,47(23):100-100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黏膜增生性病变,国外统计发病率为0.1%~1.9%,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逐步提高及活检意识的不断增强,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001 ~2006年我院共经手术证实腺性膀胱炎患者56例,现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及膀胱镜检查结果,旨在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2岁。因体检发现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块就诊。查体:右侧睾丸中下部扪及一大小约3.0 cm×2.5 cm×3.0 cm 肿块,质韧,触痛不明显。超声检查示:右侧睾丸略大,其内可见囊实性团块,大小约2.6 cm×1.9 cm×2.4 em,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以实性成分为主,囊性部分内可见分隔(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团块内可测及散在血流信号,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绕行,收缩期峰值流速12.5 cm/s,阻力指数0.61(图2)。超声提示:右侧睾丸肿瘤,良性可能性大。化验室检查AFP 2.51 μg/L, β-HCG<0.5 IU/L。患者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睾丸探查,术中快速病检提示腺瘤样瘤,行单纯肿瘤切除。病理诊断结果为睾丸腺瘤样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1岁。发现右乳腺肿块3月入院,专科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0 cm×2.0 cm实性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度差,余无异常。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乳未及明显异常。超声表现:右乳外上象限11点位腺体层内见低回声结节,约2.0 cm×1.4 cm,边界尚清,内回声尚均匀,内见点状弱回声,可见侧方声影、后方回声增强(图1),CDFI:肿块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X线摄影:右乳外上不规则等密度肿块,边界较清,其内散在分布点状钙化(图3)。术后病理:右侧乳腺黏液癌,肿物周边查见导管内原位癌,脉管中查见癌栓,未侵及乳头、切线位未查到癌细胞。切除右乳前哨淋巴结5枚,均未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9.
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灰阶超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评价二者联合应用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2例直径≤3cm的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了分析,对每类病灶的边界、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征象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小肾癌(SRC)与肾错构瘤(AML)、肾高密度囊肿(HDRC)分别对比,周边低回声声晕及内部混合回声有显著特异性(P<0.001,P<0.05);小肾癌与肾高密度囊肿对比,内部无血流信号有显著特异性(P<0.001);周边粗大血流虽无显著特异性,亦可提示小肾癌的诊断。结论:周边低回声声晕、内部混合回声以及周边粗大血流信号是提示小肾癌诊断的主要征象;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二者联合应用对小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阴囊鞘膜腔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而且容易误诊及漏诊。该病主要临床症状:阴囊局部触及硬结,无感染一般无明显不适,合并感染或鞘膜积液时,出现阴囊坠胀不适,反复感染可形成窦道。目前影像学方法检测该病的报道甚少,国内尚未见到超声评价该病的专题报道。作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9例阴囊鞘膜腔结石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