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AOS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共93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EST+ENBD(A组)42例,PTCD(B组)51例,对比2种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9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介入术及内镜治疗,PTCD耐受性更好,引流效果更确切,ERCP+EST+ENBD在控制性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胆管结石梗阻的方案。结论 PTCD用于治疗AOSC,成功率较高,引流效果可靠,能充分降低胆道压力,降低风险,为二期手术治疗创造了机会和条件,ERCP+EST+ENBD在微创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结石梗阻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成人小肠重复畸形致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女,25岁.因“间歇性黑便10年余“为主诉收住我科.患者10余年前无明原因出现黑便,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恶心、呕吐及呕血.10年来黑便反复发作,严重贫血,血红蛋白:58~82 g/L,每年平均输血4~5次,每次平均输血400~800 ml.曾多次行全消化道钡透、胃镜、肠镜、肠系膜血管造影、腹部B超、CT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02~2010年应用电子吸脂机吸切法治疗副乳216个,现将方法及愈后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216个副乳,全部为女性,年龄18~58岁。其中双侧副乳98人,单侧20人。有完整乳头者31例。均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腋下胀痛,92例为生育后妇女(其中36例副乳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26例为未婚。89个患者的女性家族有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8月,笔者科室应用经结膜及经皮肤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修复患者56例。首先行内路法,经结膜入路切开,去除眶隔内多余脂肪组织;第二步行外路法,经下睑睑缘皮肤切开,吸脂管在皮下行钝锐性结合分离,收紧下睑松弛皮肤,如伴有下睑轮匝肌及眶隔松弛者,同时行收紧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患者下睑皱纹及眼周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理想,外观满意。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效果满意,对眼周鱼尾纹改善作用明显,是一种下睑袋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少年及儿童胆囊结石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少年及儿童胆囊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48例少年及儿童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时机与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本组48例病例经手术治疗,治愈46例,占96.0%;3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占6.3%;1例肺部感染,占2.1%;1例胆总管结石残余,占2.1%。结论少年及儿童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必须要把握好手术时机及方法。手术时间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性微创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微创综合疗法治疗腋臭1 066例,沿腋窝尺侧腋皱襞附近作一长约0.5~1.0cm小切口,在腋窝中央作一长约1cm辅助切口。沿手术切口负压抽吸浅层脂肪,在直视下修剪皮下残余脂肪组织及真皮网状层的毛囊球,电刮勺依次在皮下烧灼静止期毛囊,术后打包加压包扎7d。结果:本组共1 06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显效913例,有效142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8.97%。术后血肿23例,5例发生皮片坏死,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均通过换药治愈。结论: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方法能有效根治腋臭,具有安全、高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并发Wernicke脑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因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引发Wernicke脑病(WE)的病因、患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20例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后并发WE的临床资料.结果:WE多发生在全胃肠外营养后第2~3周.其中18例经及时诊断后补充维生素B1症状消失,2例因误诊致死亡.结论:长期胃肠外营养病人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预防及治疗WE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较为常见,主要为烧伤所致.不断探索一种简便、可靠、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的整复方法非常必要.陕西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1999 年3 月至2004 年3 月采用按印模取整张全厚皮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共91 例,在总结了各种修复方法优点及缺陷的基础上,并不断完善及改进,随访6 个月至5 年,疗效稳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联合检测粪便中多基因突变进行大肠癌二级筛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p53、K-ras及APC在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的突变情况,探讨粪便多基因联合检测进行大肠癌二级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硝酸银染色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粪便及40例正常人肠黏膜组织与粪便中p53、K-ras及APC3种基因的突变情况,并比较多个基因联合检测与单基因检测基因突变率的灵敏性之间的差异。结果①40例大肠癌组织中p53、K-ras及APC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7.50%、50.00%及60.00%,粪便中相应的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2.86%、40.00%及51.43%,粪便基因突变与组织中相应基因突变的符合率分别为65.22%、70.00%及75.00%。4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及粪便中3种基因均未检出突变;②3种基因联合检测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单基因检测(P<0.05);③粪便基因联合检测与粪便隐血试验比较,灵敏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粪便基因联合检测诊断大肠癌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望作为一种无创、特异、有效的筛查手段,与粪便隐血试验结合序贯进行大肠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