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算2017年北京市公立中医类医院的运行效率,为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整理北京市所有公立中医类医院的年度报表数据,通过DEA中的CCR和BCC模型测算其效率情况。结果:33所公立中医医院中,6所医院总体有效,有效率仅为18.18%。从医院级别来看,二级医院的纯技术效率优于三级医院;在非总体有效的三级医院中,60.00%以上三级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在非总体有效的二级医院中,88.89%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民族医医院的总体效率低于其它两类医院。从医院所在区域来看,生态涵养发展区医院的投入最低,城市发展新区投入最高,75.00%(3/4)生态涵养发展区非总体有效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而城市发展新区中,83.33%(5/6)医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结论:北京市公立中医类医院整体效率不高;中医类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的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急需提高。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医医院的重视,适当扩大其规模;同时合理配置各区域的卫生资源,并实事求是地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以实现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2 0岁。因“左颏下皮肤结节 4月、胸骨痛、气促 15天、发热 5天”于 2 0 0 3年 2月 2 4日入院。 4月前患者出现左颏下皮肤结节伴有皮肤瘙痒 ,结节大小约 0 .4× 0 .3cm2 ,2月前左颏下皮肤结节增大约 1.0× 0 .8cm2 ,即取皮肤结节活检 ,病理学检查结果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皮肤原发性间变型大细胞性淋巴瘤 (ALK - 1阴性 ) } (T细胞来源 )免疫组化 :LCA (+ )CD30 (+ )CD3(+ )CD4 5RO (+ )EMA(+ )ALK - 1(- )CD2 0 (- )a -AT(- )CD79a(- )。患者未治疗。 1月前患者出现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之后该处淋巴结逐渐增大、增多…  相似文献   
3.
浅谈护理人员情商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倩  何清莲  赵玲霞  张杨 《西部医学》2007,19(5):999-1000
通过对新时期护理人员认知与情感问题的分析,认为护理人员应通过学习、调节与提高自身情感商数,达到个体的协调,利于工作与人际的和谐。同时获得多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为入院时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时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调查。结果:95%以上患者家属强烈需要了解患者病情、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复发指征及生活指导,对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结论:患者家属有强烈的健康教育需求,需要了解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术后成功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47例小腿下段1/3、足跟创面子腓肠神经营养性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所实施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结果 45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2例局部边缘失活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愈合.随访6月-12月反应皮瓣良好,外观满意,皮瓣厚薄适宜、功能符合要求.结论 术后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是防止转移皮瓣失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同侧前臂供区的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伴有动脉损伤的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12年9月—2014年1月,该院采用同侧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共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5例,年龄在17~52岁,平均33.5岁。结果修复面积在1.0 cm×2.0 cm~1.8 cm×4.0 cm,其中16例完全成活,3例部分浅层皮肤坏死,1例部分皮肤全层坏死,均经换药后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1],优18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结论应用同侧前臂供区的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伴有动脉损伤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能较大程度上恢复伤指的组织结构和外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经共培养诱导为软骨表型细胞的可行性,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来源提供的新途径。方法: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的脂肪干细胞及肋软骨细胞,将脂肪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分层共培养及脂肪干细胞单独培养于6孔板中2周。通过safranin-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对诱导后细胞表型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诱导2周后的脂肪干细safranin-O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呈阳性,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接近于正常软骨细胞。结论:脂肪干细胞经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可以诱导为软骨表型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复康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复康胶囊,用法:每次4粒,3次·d-1,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d。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不宁、口干不饮、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8.9%和73.3%,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4.4%和6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复康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发现目前对中医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总量较少,多数研究针对的内容为中医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多数研究集中于以全国范围内的中医医院为单位进行公平性分析,对县级中医资源的研究内容较为欠缺,对中医财政投入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