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在构建了 1种新型生物人工肝(BAL)系统并建立了 1种犬急性肝衰竭(ALF)新模型的基础上 ,应用新型BAL系统对ALF犬进行治疗 ,以评价新型BAL对ALF犬提供肝支持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材料和方法1.ALF犬模型的制作 :杂种犬 2 5条 ,体重 10~ 15kg ,雌雄不限。行门腔分流及胆总管结扎切断术 ,术前、术后 14d采血 ,全自动生化仪测定ALT、AKP、TBi,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氨 (NH3 ) ,HPLC测定支链氨基酸 /芳香氨基酸比(BCAA/AAA) [1] 。2 .猪肝细胞分离和培养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5头 ,体重 7~ 9kg ,雌雄不限。采用原位胶原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仪Monitor-100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和门诊患者146例,采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的30min和1h及魏氏法测定ESR,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 (1)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魏氏法检测ESR值分别为37.8±34.1、38.1±33.7和36.4±32.9,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魏氏法的阳性结果检出率依次为43.2%、44.5%和45.2%,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仪器法30min与魏氏法、仪器法1h与魏氏法之间比较,Kapper值依次为0.944、0.875、0.903。(4)重复性检测CV值均较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与魏氏法相比,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低,且一致性、重复性极好,方便快速且安全,应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3.
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微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医用壳聚糖 (CS)纳米微粒制备的理想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离子凝胶法 ,以不同浓度 CS溶液与三聚磷酸盐 (TPP)溶液配比反应制备 CS纳米微粒 ,观察了 CS、TPP浓度、CS∶ TPP质量比和反应体系p H值对纳米微粒制备的影响。结果 :反应条件对纳米微粒的制备有重要影响 ,在 CS与 TPP溶液浓度分别为 0 .4~ 2 .5 m g·m l- 1 与 0 .4~ 1.5 m g· ml- 1 时 ,保持质量比在 3∶ 1~ 6∶ 1之间 ,可稳定得到 CS纳米微粒 ;当 p H值为 4 .5~ 6 .0时 CS纳米微粒保持稳定 ,当 p H值 >6 .5则出现沉淀。结论 :离子凝胶法制备 CS纳米微粒简单温和 ,不需使用有机溶剂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制备 ,可以得到满足生物医学应用要求的 CS纳米微粒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磷霉素对尿路感染患者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6年1-9月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培养,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病原菌678株,使用BD-phoenix-100对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磷霉素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结果按CLSI 2015年版标准判断;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分离株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678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510株占75.2%;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为9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1.4%、38.2%、6.1%;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4.3%、9.5%。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磷霉素对尿路感染病原菌(包括产ESBLs细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首选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的监测, 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1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的病原菌,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收集51家成员单位11 013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782株(25.3%), 革兰阴性菌8 231株(74.7%)。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 141株(37.6%)、肺炎克雷伯菌2 076株(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 078株(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7株(6.3%)、铜绿假单胞菌401株(3.6%)、屎肠球菌397株(3.6%)、鲍曼不动杆菌308株(2.8%)、粪肠球菌296株(2.7%)、阴沟肠杆菌276株(2.5%)和其他克雷伯菌属233株(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流行率分别为25.3%和76.8%, 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的敏感率>95.0...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构建及体外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 (BAL )系统 ,并评价其体外功能。方法 采用原位胶原酶循环灌注法分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 1× 10 1 0 肝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经限制贴壁、旋转培养形成肝细胞球体后 ,注入BIOLIVA3A中空纤维管生物反应器的细胞环路 ,构建新型BAL系统。观察循环 6h内细胞环路中肝细胞总数和活率变化 ,并检测循环的细胞悬液和RPMI164 0培养基中ALT ,TBI和ALB的变化及进行利多卡因代谢试验。结果 循环 6h内肝细胞总数和活率无明显变化 ;新型BAL系统具有较强的清 (白 )蛋白合成和利多卡因代谢能力。结论 该新型BAL系统具有一定的肝支持作用 ,可望用于肝衰竭的治疗和为过渡到肝移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猪肝细胞为基础的新型生物人工肝(BAL)系统体外灌流后及治疗急性肝衰竭(ALF)犬后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的传播。方法:构建新型BAL,应用BAL进行体外灌流6h。采用门腔分流及胆总管结扎切断术建立犬ALF模型,应用BAL治疗ALF犬6h。采用PCR检测灌流前猪细胞中PERV原病毒DNA和猪mtDNA,采用RT-PCR检测灌流前后中空纤维管内腔循环液和治疗前后犬血清PERV RNA。结果:猪细胞可检测到PERV原病毒DNA和猪mtDNA,灌流前后中空纤维管内腔循环液和犬血清PERV RNA均为阴性。结论:猪肝细胞为基础的新型BAL体外灌流和用于ALF犬治疗6h后未发现PERV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 )值,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1、blaIMP‐2、blaVIM‐1、blaVIM‐2)编码基因和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blaTEM、blaSHV、blaCTX‐M‐1、blaCTX‐M‐2、blaCTX‐M‐9)编码基因;耐药基因水平传播采用质粒结合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除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及妥布霉素中介外,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抗菌药物均耐药。改良 Hodge试验为阳性。PCR扩增5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和5种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显示blaT EM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基因扩增阴性。质粒接合试验成功传递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接合子菌株相较于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呈现出低水平耐药。结论此分离株产碳青霉稀酶,携带T EM基因,并可以经质粒转导播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7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8例9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最主要由植物外伤引起,其次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隐形眼镜的不当使用。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菌丝苔被、伪足、免疫环、卫星灶等体征,少数患者出现内皮斑和前房积脓。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以镰刀菌属为主(73.5%),其次为曲霉属(13.2%)、念珠菌属(9.2%),其他菌属4.1%。65例65眼患者在选择5%那他霉素滴眼液后治愈,15例15眼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其余18例18眼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联合伏立康唑后13例13眼病情好转,5例5眼病情继续恶化,最终3例3眼羊膜遮盖,2例2眼眼球摘除。。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荆州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为镰刀菌。那他霉素眼液可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首选药物。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了解,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cpsA和spn9802两种引物基因定量检测肺炎链球菌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中两种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127例肺炎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传统痰培养方法同时检测标本。结果所有传统微生物检测肺炎链球菌阳性的12例标本在cpsA和spn9802检测中均为阳性;在传统微生物检测肺炎链球菌阴性的114例标本中cpsA法9例阳性,spn9802法29例阳性。统计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sA和spn9802两种引物基因定量检测肺炎链球菌能提高肺炎患者痰液标本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两种引物共同检测结果与培养结果相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