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女,22岁,未婚,教员。1986年10月22日初诊。患者面部生黑斑五月余,开始局限于颧部,以后向四周扩散,并伴有月经不调,面部发诊,痒痛难忍,唇干不欲饮。观其面部,各有约3.5×4.5平方厘米大小黑斑,与周围皮色迥然有别,黑而发暗。舌淡有齿痕,苔薄,根微腻,脉沉细,平素微恶寒。诊为肾阳虚弱,血虚风燥。济生肾气丸加减投之。熟地12克,山萸10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附子6克,肉桂6克,车前子5克,川牛膝15克,枸杞子15克,杜仲15克,淫羊藿15克,桂枝10克,乌梢蛇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三付,水煎饭后温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癌(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及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中IL-17的水平。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BMC中IL-17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浆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理类型之间Th17细胞比例、IL-17 mRNA及IL-17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期患者Th17细胞比例、IL-17 mRNA及IL-17的表达水平较Ⅰ期患者显著增高(P<0.01)。结论 Th17细胞可能通过RORγt和IL-17参与NSCLC的发生,Th17相关指标对NSCLC的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传染病疫情的漏报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4个县(区)65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47.11%,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漏报情况最为严重,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有猩红热、百日咳、痢疾。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仍存在严直的漏报现象,应不断加强管理,从而提高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黄进  田煜 《当代医学》2011,17(23):58-59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CR钼靶X线特征,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癌患者的CR钼靶X线征象。结果 23例乳腺癌中,病变位于外上象限者16例,占69.6%;显示为肿块影的19例,占82.6%;肿块边缘较清楚的11例,占47.8%,边缘模糊肿块的8例,占34.8%;肿块边缘伴有毛刺的17例,占73.9%。有泥沙样钙化的6例,占26.1%;皮肤增厚7例,占26.1%;小灶致密影2例,占8.7%。结论肿块及其长短不一的毛刺是乳腺癌最主要特征性征象,簇样钙化也是其重要特点,此外还要重视小灶致密影以及局部结构紊乱、厚皮征等间接征象。诊断时应全面观察,综合分析各种征象,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进入脾动脉,行部分性脾栓塞共17例,术前血小板和/或白细胞和/或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结果部分脾栓塞后1~2周血小板、白细胞超过正常范围并达峰值,术后2~3月仍明显高于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术后均有左上腹疼痛和发热。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既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和门脉高压,又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对门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是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理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肝癌患者,加强介入过程中各环节护理措施,并积极地给予心理健康和出院指导。结果:症状稳定47例,恶化2例,3个月生存率91.3%,6个月生存率83.2%,12个月生存率64.6%。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功实现脑血管三维重建技术(3D)中各项主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的综合应用。方法针对28例脑血管造影中三维重建中出现的个别影像质量问题及重建失败的影响,找出具体原因并加以分析,并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结果 24例重建前后影像质量清晰,3例模糊,产生运动性伪影,1例失败。结论全脑血管造影中三维重建技术中影像质量优劣,取决于3D影像采集前将将各种主要因素合理利用,为三维重建影像资料提供基础,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扎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外科术后肠粘连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5,女3,年龄24~58岁,平均38.5岁;病程最短者12天,最长者4个月;经治患者均曾服用新斯的明等西药治疗或理疗。2 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5g,香附12g,厚朴10g,丹参20g。腹胀甚加木香6g,炒莱菔子10g;腹痛甚加郁金10g,元胡10g(或川楝子10g);身热加黄连10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压痛明显加桃仁10g,丹参10g;呕吐加枳实15g,竹茹10g;身软加黄芪20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周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55例精神病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疾患即中医之癫狂,包括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等多种类型,近几年来发病有所上升.本文自拟"精神1-S号"五种药方,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按照心脾两虚型、痰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痰火扰心型和阴虚火旺型五种证型,对1986~1992年来我院就诊的5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分型论治,总有效率10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男 ,48岁。以右侧视力进行性下降 1.5 a收入院。MRI检查见鞍区占位 ,约 2 .5 cm× 2 .0 cm大小 ,强化明显 ,提示垂体瘤可能。临床上考虑不排除脑膜瘤可能 ,故做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以利鉴别。患者平卧位 ,消毒、铺巾、局麻 ,选右侧股动脉用穿刺针穿刺顺利 ,拔出针芯 ,插入导丝约 2 0 cm后抽出穿刺针 ,取造影用有 6 F导引管套在导丝尾端 ,顺导丝逐渐插入股动脉 ,因操作失误 ,没将导丝尾端穿过导引管暴露 ,而将导引管直接推入股动脉 ,致使导丝脱入股动脉 ,透视见导丝头端已接近主动脉弓。经商议决定 ,从左侧股动脉穿刺透视下置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