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近年来,热疗因其安全有效而逐渐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后的又一肿瘤治疗手段。传统热疗应用于肿瘤治疗时仍有局限性,相比之下,金纳米颗粒辅助光热治疗可以靶向性地对病灶内的每单个细胞进行加热,提高热疗的精确性及可控性,实现了对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但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就光热疗法在浅表肿瘤中的应用及其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抗体修饰的金纳米笼子对乳腺癌细胞的光热杀伤作用。方法:由银(Ag)立方纳米晶与次氯金酸(HAuCl4)置换反应得到金纳米笼子,经Anti-CK19抗体修饰后制成具有生物靶向性的免疫金纳米笼子。将其链接细胞后,由激光照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免疫金纳米笼子光热杀伤乳腺癌细胞的效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MCF-7/TMA热疗效果的差异,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热疗后细胞内Caspase-9蛋白的表达量,MM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毒性。结果:免疫金纳米笼子可以通过光热作用来杀伤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对照组凋亡率为(0.056±0.007 8)%,实验组为(50.2±4.56)%,MCF-7/TAM细胞株对照组凋亡率为(0.006 3±0.005 4)%,实验组为(52.6±5.07)%,MDA-MB-231细胞株对照组凋亡率为(0.054±0.006 4)%,实验组为(49.0±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P=0.456;Caspase-9蛋白在37℃时表达水平为0.06±0.02,41℃表达水平为0.15±0.04,43℃表达水平为0.34±0.04,对照组光照后温度为34℃,表达水平为0.05±0.01,〈43℃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aspase-9的表达量明显升高,F=14.914,P〈0.001;MMT法结果显示,高剂量免疫金纳米笼子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F=5.774,P〈0.001),且存在时间-效应(F=42.378,P〈0.001)和剂量-效应(F=76.440,P〈0.001)关系。结论:免疫金纳米笼子介导的光热疗法可以靶向杀伤乳腺癌细胞,上调Caspase-9的表达,是免疫金纳米笼子介导的热疗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Massimino KP,Kolbeck KJ...//HPB 2012,14,14-19背景:门静脉栓塞(PVE)被用来促进健侧的肝脏增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存在争议。本研究中,针对未来残肝体积(FLR)≦30%或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在拟行肝脏切除术之前行包括或不包括IV段PV在内的右侧PV栓塞,以诱导左侧肝脏增生,我们试图分析关于右门静脉栓塞法(RPVE)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硬膜外镇痛是腹部手术主要镇痛方法;持续切口局部浸润麻醉也是一种有效方法。用随机试验比较这两种方法。其结果用符合出院标准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方法接受过肝切除术后2天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硬膜外镇痛(EP组);另一组接受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联合患者自控镇痛术(WI组)。其结果用单盲法评价。患者在进入麻醉室之前均在双臂注射2 mg咪达唑仑。在EP组患者脊柱第7~8胸椎水平植入硬膜外导管,注入4 ml2%的利多卡因,接着以7~10 ml/h的速度泵入0.1%布比卡因和2 mcg/ml芬太尼。在WI组患者背部安装一个假硬膜外导管。这两组镇痛剂使用方法:1~2 mcg/kg芬太尼,0.1~0.15 mg/kg维库溴铵和丙泊酚。WI组患者静脉注射5~10 mg吗啡,用异氟烷和地氟烷维持麻醉。所有患者在麻醉结束前需静脉注射4 mg止吐剂昂丹司琼。手术结束时,在WI组患者切口深肌层植入12.5cm长的双极导管,接上装有总量为20 ml 0.25%左布比卡因的弹性泵。持续48h以4 ml/h速度泵入0.375%左布比卡因;在EP组患者切口处植入假导管。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口服1g扑热息痛,一天四次。在试验期间,重症监护病房中疼痛分数每小时测量一次,其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级,术后2 h、6 h、12 h测量疼痛分数,在接下来6天每天上午09:00测量一次;恶心和镇静评分也被记录。结果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总共有65名患者随机分到EP组(n=32)和WI组(n=33)。满足出院标准的平均时间WI组是4.5天(范围:2.5~63.5天),而EP组是6.0天(范围:3.0~42.5天)(P=0.044)。手术后48 h期间,EP组休息和运动时疼痛分数明显较低。两组中休息时疼痛分数是轻度的(范围:0~3)。这两组中患者首次活动时间或总体并发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WI组是48.5%,EP组是58.1%,P=0.443)。结论肝切除术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联合患者自控镇痛术与硬膜外镇痛法比较,前者可缩短满足出院标准的时间。硬膜外镇痛虽然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其并不能满足使患者快速活动或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胆囊肠道内瘘(CF)是胆囊结石病的一种罕见晚期并发症,以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最为常见。多发CF合并胆石性肠梗阻则更为少见,此类病人常为高龄病人,基础疾病较多,且往往合并腹腔感染、营养不良,病程较长,需择期行确定性手术治疗。最佳手术时机的确定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均为治疗的难点。笔者单位治愈1例胆囊十二指肠横结肠多发内瘘合并胆石性回肠梗阻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诊断、手术指征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经手术证实的7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右半肝切除13例,左半肝切除5例,左外叶切除16例,尾叶切除8例,肝中央叶段切除14例,肝段切除10例,联合肝段切除6例,预防性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3例。术中第一肝门阻断49例,阻断时间8~42 min,平均(19.2±10.5)min;全肝血流阻断18例,阻断时间10~40 min,平均(18.6±11.2)min。所有手术病例过程顺利,切除标本直径5~22 cm,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1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69例随访5个月至6年,无复发。 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腹腔镜胰体尾切除(LDP)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DP)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查找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表的有关对比分析LDP与OD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4篇研究纳入分析,包括1417例患者,其中LDP组520例,ODP组897例.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保脾率LDP组大于O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273.10,95% CI-354.39~-191.81,P<0.01)、(OR 2.42,95% CI 1.78~3.30,P<0.01)];术中失血量、禁食时间、住院时间LDP组小于O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273.10,95% CI-354.39~-191.81,P<0.01);(均数差-1.78,95% CI-2.36~-1.20,P<0.01);(均数差-3.15,95% CI-3.97~-2.33,P<0.01)];输血率、胰瘘发生率、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DP安全可行.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虽然LDP手术时间较长,但在保留脾脏、减少失血量、缩短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