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SSR检测,另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和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平均起始潜伏期(1.76±1.49)s,平均波幅(1.45±0.81)mV;脑卒中组分别为(1.46±1.26)s、(2.29±0.41)mV;糖尿病组分别为(1.48±1.29)s、(2.32±0.44)mV.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与后两组SSR的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的脑卒中患者和60%的糖尿病患者可引出SSR,而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仅15%可正常引出SSR,85%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SSR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波形消失,且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5).结论 SSR可作为评价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简便易行、安全无创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班旭英 《河北医药》2013,(17):2672-2673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而老年人脑血管病的防治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为此我们对146例高校老年教师的脑血流图进行了普查分析,研究高校老年教师脑血流图的特征及变化规律,以便发现老年人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和病理生理变化。利于老年人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氧化应激在精神分裂症高吸烟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共入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根据目前的吸烟状况分吸烟组(74例)和非吸烟组(56侧),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1)吸烟组PANSS阳性症状(14.5±6.3)分显著低于非吸烟组(17.5±4.9)分(P〈0.05);吸烟组患者吸烟数量与PANSS阴性症状分显著负相关(r=-0.23,P=0.02)。(2)血浆CAT活性吸烟组(2.9±0.3)×10^3U/L显著高于非吸烟组(1.6±0.2)×10^3U/L,吸烟患者血浆SOD活性与吸烟数量显著相关(r=0.24,P=0.04);血浆MDA浓度吸烟组(9.2±0.7)mmol/L显著低于非吸烟7组(14.4±1.7)mmol/L。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可能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来改善部分精神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5.
脑电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EG资料,并与头颅CT作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脑梗死的CT异常率63.5%,EEG异常率8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异常以局限性及广泛伴局限性改变为主(84.4%);BEAM的α和δ频带功率值局限性改变有助于定侧定位。结论EEG、BEAM检查急性脑梗死优于CT,具有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5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中、重度患者同时行神经外膜松解术或显微镜下束间松解术。男52例,女6例;年龄12~65岁。创伤性关节炎伴屈盐畸形28例,肘部骨折9例,肘外翻畸形7例,风湿性关节炎6例,尺神经半脱位5例,尺神经沟内肿物3例。病程2~32个月。按照Dellon和Mackinnon推荐分期标准:轻度13例,中度34例,重度11例。结果2例分别于术后3、7d出现皮下积血、积液,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环指、小指麻木均不同程度缓解,内在肌萎缩及爪形手畸形恢复较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8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7%。结论采用尺神经前置、深筋膜瓣包绕固定,中、重度患者同时行神经外膜或柬间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某高校中年教师脑血流图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高校中年教师脑血管的功能状态,便于及时防治动脉硬化和颈椎病的形成.方法 采用BSREG 2100数字化血流图仪对某高校中年教师136例进行额-乳及枕-乳导联的常规检测,并以104例青年教师的脑血流图作对照,对两组血流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青年教师比较,中年教师中脑血管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脑血管异常改变大部分表现为紧张度增高和弹性下降,部分为紧张度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55、4.62、4.75、4.43,均P<0.05),其中50~ 59岁组较40~49岁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1、3.11,均P<0.05),脑血流异常大部分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部分兼有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较颈内动脉供血不足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52、3.25、4.08、3.93,均P<0.05).结论 高校中年教师的脑血管功能状态明显减退,工作压力过大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脑动脉硬化的发展,高校中年教师应早期检查,及时防治动脉硬化以及颈椎病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