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介绍交互充气式下肢皮肤牵引带的设计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介绍该科自行设计制造的交互充气式下肢皮肤牵引带(专利号:ZL201120194371.X)的设计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行下肢皮肤牵引的11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6例),分别应用交互充气式下肢牵引带与传统下肢皮肤牵引带,观察两种方法患者深静脉栓塞(DVT)、压疮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能有效预防DVT、压疮发生率(P<0.05).结论 交互充气式下肢皮肤牵引带操作简便、经济、减轻了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聚D,L-乳酸(PDLLA)三维多孔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类材料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将分离、获取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0,3,6,9,12周组),分别用含体积分数20%降解液(0,3,6,9,12周时的PDLLA降解液)的细胞培养液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含有降解液的细胞培养液或者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组为对照组,即0周组),从BMSCs的毒性、活力、成骨分化能力等方面定量评估PDLL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将分离、获取的第3代BMSCs种植于PDLLA支架材料上,定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从不同时相点细胞在PDLLA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定性评估PDLL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结果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未发现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各组均未发现对细胞的活力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t3=-0.441,P=0.671;t6=1.596,P=0.154;t9=-0.492,P=0.636;t12=-1.135,P=0.283);各组细胞ALP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结果均表现为阳性,ALP活性定量检测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定量检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MSCs在PDLLA三维多孔支架材料上呈现较好的贴壁生长.结论 PDLLA支架材料对BMSCs具有较好的体外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骨组织工程支架类材料进行后续的体内试验.  相似文献   
3.
对28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内神经前方受压行椎管侧前方减压、Z-PLATE内固定术,观察术前、术后ASIA神经损伤分级。Z-PLATE使用简单,内固定牢固,术后MRI、CT复查时不产生干扰,特别适用于胸腰管侧前减压内固定术病例。  相似文献   
4.
重建钢板上置和前置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重建钢板上置和前置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别用重建钢板上置法、重建钢板前置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7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时按Constant评分评价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2个月,平均18.7个月.重建钢板上置组与前置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半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钢板上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前置组;重建钢板前置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上置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锁骨中段骨折,重建钢板上置和前置法均可获得较佳疗效,但重建钢板前置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后正中入路、Wiltse手术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3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23例行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后正中入路组),14例行Wiltse入路TLIF手术(Wiltse入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融合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5.7个月,两组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X线片显示滑脱复位无丢失、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器械无松动或断裂.术后末次随访时Wiltse入路组融合率为86%,后正中入路组融合率为87%.Wiltse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8±25.6)min、(128.5±38.7)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3.5±16.4)ml、(284.4±27.6)ml(P<0.05).Wiltse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治疗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Wiltse入路TLIF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Wiltse入路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6.
李波  王群波    雨等 《吉林医学》2014,(4):705-707
目的: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急性重度压缩性骨折(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骨质疏松椎体急性SVCF患者38例,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2岁。体位复位后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的X线片测量。结果:38例手术均安全完成,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平均3.0 ml,术后平均随访20.7(12~42)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及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4例(10.5%)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结合体位复位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急性SVCF的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东  王群波  李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9):1707-1707,1713
1994年5月至2004年3月,我院共行9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其中男性401例,女性549例,年龄21~65岁,平均48岁,其中腰4、5椎间盘突出症462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425例,腰4、5腰5骶1均突出者63例,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多发于40岁以上。在入院治疗的950例病人中,术后未能正常出院及出院3个月内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共22例,其中术后腰痛。腿痛不缓解或加剧者共12例,术后双下肢出现感觉障碍、肌力下降、腹股沟平面以下不全瘫共3例,术后出现切口部包块和脑膜刺激征1例,术后切口窦道形成2例,术后大小便障碍、会阴麻木4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T-CAM表面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右桡骨中段1.5 cm骨缺损模型后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T-CAM表面修饰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对照组植入n-HA/PA66.观察术前,术后2、4、8、12周静脉血碱性磷酸酶(ALP)值;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兔子,进行X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等观察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兔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死亡,无体内植入材料脱落.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术后4周就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Lane-Sandhu法X线片和组织学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实验组ALP值开始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ALP值均升高,术后8周达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在12周时接近于术前,静脉血ALP值在术后第2、4、8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M表面修饰m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n-HA/PA6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后路防滑钢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单髁Hoffa骨折的疗效,并系统分析Hoffa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采用抗滑钢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9例单髁Hoffa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所有骨折均在术后4个月内愈合。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24~50个月)。7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获得满意复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复位丧失及固定失败。术后早期发现伤口感染1例,抗感染1周内伤口愈合。随访中发现1例患者发生膝关节僵硬伴疼痛。按 KSSs评分标准,膝关节预后功能优4例,良4例,差1例。结论防滑钢板结合空心螺钉固定 Hoffa骨折可对抗股骨髁承受的强大剪切力,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