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至2004年7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Ⅰ~Ⅴ型骨折48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岁。结果获得平均1.2年随访者46例。采用K uderna疗效评定:优18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骨折骨性愈合44例,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4例。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自体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24例。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塌陷6例,双椎体破坏塌陷楔形变18例,胸腰脊柱后凸畸形15例,cobb′s角14~39°,平均21°。不全截瘫11例。血沉35~104mm/h。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0~12个月。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1~3年,平均1.6年。椎间植骨5~8个月均获骨性融合。11例不全截瘫者术后2~4个月恢复到E级。15例胸腰脊柱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6°。血沉于术后3~5个月恢复到正常。结论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自体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05/2009-01用锁定加压钢板通过微创技术治疗15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41岁(21~64岁).AO分型C2型6例,C3型9例.结果 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6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3%.讨论用锁定加压钢板通过微创技术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股骨远端复杂类型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方案和全髋关节置换方案对合并移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费用 比较。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该院收治合并移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130 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 同将其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各65 例。分别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方案和全髋关节置换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相关临床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Harris 评分、2 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等。 结果 A 组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均优于B 组(P <0.05);B 组术后首次锻炼时间短于A 组(P <0.05);B 组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A 组(P <0.05);B 组术后第3、6、12、18 及24 个月Harris 评分均高于A 组 (P <0.05);B 组2 次手术率低于A 组(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 >0.05);B 组首次 手术费用高于A 组(P <0.05);B 组2 次手术费用低于A 组(P <0.05);两组总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方案用于合并移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改善 髋关节活动功能,降低2 次手术风险,且未增加总治疗费用;而空心钉内固定方案则有助于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修复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只实验兔,心脏采血制备PRF膜片,选其两肢建立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另选一肢作为正常对照。将模型肢体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各20个肢体),实验组肢体植入自体制造的PRF膜片,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分别于术后12周和24周处死10只实验兔并收集标本,对其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性能分析、软骨组织免疫染色观察及生物化学成分分析,观察PRF在修复创伤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结果①术后12周及24周,实验组肢体形态学分析评分高于空白组(P 0. 05),同时术后24周评分高于12周(P 0. 05),术后24周实验组评分与正常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②术后12周及24周实验组肢体软骨压缩模量高于空白组(P 0. 05),同时术后24周模量高于12周(P 0. 05),术后24周实验组模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③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实验组新生软骨在12周与24周时其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结构形态与正常软骨较为接近;④术后12周及24周,实验组肢体Wakitanil's评分低于空白组(P 0. 05),同时术后24周评分低于12周(P 0. 05),术后24周实验组评分与正常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⑤术后12周及24周实验组II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 0. 05),同时术后24周模量高于12周(P 0. 05),术后24周实验组II型胶原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RF膜片能够有效修复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的缺损,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且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手术治疗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56例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PKP手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中共有100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39.06%。其中3例椎管内硬膜外渗漏患者和1例脊柱旁软组织渗漏患者出现神经根受压迫症状和脊髓受压迫症状,其余患者均无显著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椎体骨折情况、穿刺路径、主刀医师技术水平、骨水泥注入量的不同与PKP手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椎体骨折情况、骨水泥注入量为PKP手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椎体骨折情况、骨水泥注入量均会对PKP手术后骨水泥渗漏产生影响,因此,掌握PKP手术适应证、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注入适量的骨水泥能够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硬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2例。常规应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陴四联抗痨治疗最少2周,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痘。血沉恢复正常或连续观察低于50mm/h后进行前路瘸灶清除、一期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0~12个月。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5~4.0年.檀骨块5~7个月融合,无移位、折断和吸收。9例不全截瘫者恢复到E级.15例脊柱后凸者平均矫正16,血沉于术后2~3个月恢复到正常,随访期内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一期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矫正后凸畸形、稳定脊柱、并发症少、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是胸腰椎结核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