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研究宿主骨髓对VEGF表达的影响,揭示异体皮质骨移植后的愈合机理.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2只,24只制备深冻异体骨,48只移植异体骨术后1、2、4、6、8、12周取材,对比双侧VEGF表达的差异.结果:移植后4周,实验侧扩大的哈佛氏管强阳性表达;6~8周,扩大的哈佛氏管内生长活跃的细胞和新的管状结构等强阳性表达;8~12周,吸收骨陷窝内生长活跃的骨细胞强阳性表达.对照侧6周开始出现少量弱阳性表达的扩大哈佛氏管.双侧对比,阳性表达骨细胞计数均差异性显著.结论:(1)异体皮质骨内部的血运来源与外周不同;(2)宿主骨髓通过哈佛氏管,对异体皮质骨内部的血运重建和成骨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带神经、血管预构皮瓣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带神经、血管的预构皮瓣治疗四肢严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动物实验: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随机分为3组各5只.A组:植入腹壁下动静脉血管束;B组:植入阴部外动静脉血管束; C组:植入股动静脉血管束及部分股神经.术后3周观察血管、神经生长情况.临床应用:手背皮肤缺损患者2例,用腹壁下深动脉和股外侧皮神经转移至腹壁皮下预构皮瓣,修复创面.结果动物实验:3组预构皮瓣血管生长良好,C组可见少量神经纤维和轴突向远端生长.临床应用: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良好,且有皮肤浅感觉.结论预制带神经、血管的皮瓣并用于治疗四肢严重皮肤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T-Free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产TFree假体(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PS型)行TKA治疗39例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1膝)。按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三方面的评价。结果 3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前为(39.1±8.5)分,术后12个月为(8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T-Free假体行TKA能纠正患者下肢屈曲、力线畸形,消除行走疼痛,减少伸膝受限,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具备高屈曲度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永会 《药物与人》2014,(12):284-284
人文广义上讲是人类有直接关系的文化,[1]人文关怀的核心问题是:“人性与教养”,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每一位从学校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对周围的新环境充满了新鲜感,对踏入工作岗位前的实习生产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工作热情很高,希望能在实践中尽快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为病人服务.事实上,大多数病人都不同程度地拒绝护生为他们进行技术操作性强的护理工作.病人的拒绝、冷漠会使护生工作积极性受挫。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表面或脑底部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可伴或不伴有颅内或椎管内其他部位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它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凶险。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轻、中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超时限腘动脉损伤保肢的后遗症状及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超时限膪动脉损伤的功能重建方法 .方法 47例超时限闭合性胭动脉损伤患者,损伤至血管再通时间13-173 h,平均33.4 h,一期修复腘动脉,对其远期后遗症状及功能重建的方法 和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获随访14个月~5年,平均3年7个月.疗效优:25例,占53.2%;良:17例,占36.2%;优良率89.4%;差:5例,占10.6%.结论 二期功能重建可以更好地恢复腘动脉损伤后的足踝部功能.  相似文献   
9.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含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中的转录及表达情况,为进一步进行多基因转染MSCs复合纳米仿生骨治疗骨缺损实验提供材料。方法用电穿孔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BMP2转染至兔MSCs中,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转染效果、检测转染效率,定量RT-PCR方法观察hBMP-2cDNA在兔MSCs中的转录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hBMP-2蛋白表达情况,ALP活性定量测定检测hBMP-2蛋白功能。结果电穿孔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兔MSCs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为(42.7±2.1)%,转染24h后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到hBMP-2cDNA在兔MSCs中的转录片断,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hBMP-2蛋白呈强阳性表达,westernblot方法可见18KDhBMP-2蛋白条带,转染组细胞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pIRES2-EGFP-hBMP2通过电穿孔方法导入兔MSCs,并在其中有效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定向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干预条件。方法取健康4周龄Wistar大鼠MSCs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C、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布满瓶底即为1代,取第3代MSCs,以5-氮杂胞苷10μmol/L、成肌分化因子0.1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 0.1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ng/ml进行联合诱导,使之分化。诱导后第9天,收集细胞,行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细胞。结果原代培养的MSCs呈贴壁生长,3~5d呈集落样生长,5~7d后有体积不等的多突成纤维细胞、较大的扁平多角形细胞、中等的多角形细胞和较小的三角形细胞。培养12d后,细胞融合,铺满瓶底,MSCs形态变化不明显。联合诱导后,部分细胞死亡,生长缓慢;7d后见细胞明显增殖,体积逐渐增大,呈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状;14d后,大量增殖的长梭形细胞开始增多;18~22d后,肌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核数亦明显增多,初生肌管与长梭形成肌细胞呈平行排列,间隔分布。MSCs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D44反应阳性,胞质呈棕褐颗粒,核周明显,CD34呈阴性反应;诱导后MSCs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均为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和诱导后MSCs大部分处于G0/G1期,分别占79.4%、62.9%,而G2/S/M期仅占20.6%、36.1%。根据MTT绘制生长曲线,可见MSCs生长速度明显高于诱导后的MSCs。两种细胞并未达到平台期,都有继续增殖的趋势。结论在体外,MyoD、5-氮杂胞苷可以诱导MSCs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定向诱导后MSCs增殖期比例大,向骨骼肌细胞分化纯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