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从1992年6月至2008年4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手术方式,对832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785例手术获成功,4例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4例残石内镜未取净,34例胆漏经腹腔引流管、腹腔镜、内镜或开腹引流治愈,2例输尿管导管脱落,2例术后出血,1例胰头癌术后死亡。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148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148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细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8例中,腹腔镜手术成功116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32例,无中转开腹.术中胆管镜下取净结石116例,十二指肠镜下取出结石29例,乳头切开术后排出结石3例.无残余结石.术后胆漏7例,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轻症胰腺炎3例.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有2例呈现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区狭窄影像,未予处理.术后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对于有较高腹腔镜和内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和胆管镜探查取石术,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结果施行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53例,51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2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1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难取结石的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刚  尹思能  龙飞伍  刘安  易斌  王征夏  陈先林 《四川医学》2009,30(11):1723-1725
目的探讨体内冲击波胆管碎石技术在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术中对难取结石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0月在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术中对胆管镜取石困难的53例患者运用体内冲击波胆管碎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完全取净结石49例(92.4%)。未取净结石4例(7.6%),分别为原发肝内胆管二级支结石伴有局部胆管开口狭窄3例,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1例。全组16例安放T管,37例做一期胆管缝合。一期缝合有4例术后轻度漏胆。6例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碎石过程中轻度渗血,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停止,无大出血、无胆管击穿及胆管撕裂伤,无死亡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体内冲击波胆管碎石治疗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难取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深入探索研究和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一期缝合术(LRCL)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1年11月开展LRCL 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施行LRCL 402例胆囊结石患者,成功373例(92.8%),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出现并发症5例.无中转开腹,无继发胆总管结石,无死亡.手术时间30~160 min,平均约68 min.术后住院3~11 d.术后并发症率发生较低的缝合引流方法为:采用胆囊颈部切口和间断8字缝合,与非胆囊颈部切口和间断缝合、连续扣锁缝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5 年的复发率为1.1%、2.4%和4.0%.结论 对于合适的病例,LRCL保持了胆囊的功能,具有安全、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管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205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05例中,腹腔镜联合术中胆管镜取尽结石162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43例,无中转开腹.胆管镜组16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2 min,术后并发症率5.5% (9/162),无残余结石;十二指肠镜组4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5 min.术后并发症率9.3%(4/43),术后残余结石1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管镜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管镜下行探查取石术,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施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结果施行三镜同期联合手术103例,切除胆囊103例,取净胆总管结石101例,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置T管引流,术后经胆管镜和液电碎石取净。98例Oddi括约肌狭窄切开成功,5例Oddi括约肌狭窄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2例。术后胆漏2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三镜同期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尹思能  王征夏  索运生 《四川医学》2008,29(12):1656-165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7年12月9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按Csendes分型,Ⅰ型62例,Ⅱ型25例,Ⅲ型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作了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或胆囊大部切除、胆管修复、T管引流术。术中胆管损伤1例,术后漏胆1例。结论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和耐心细致的操作可顺利处理Mirizzi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斑马导丝引导下的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或球囊导管对乳头狭窄扩张后,针式刀经胆管镜钳道在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指引下对乳头狭窄行切开术。结果86例中6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不成功的2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在有条件的单位,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