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佾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8):729-730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术对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8例。结果:所有患者出血立即停止,其中4例行2次栓塞。28例均有脾区疼痛,22例发热。脾动脉栓塞5天后血小板、白细胞上升近1倍,7天后恢复至正常范围。28例随访6-36月,查免疫球蛋白、CT等结果满意,未有再出血及发生暴发性感染。结论:脾动脉栓塞不但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而且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可在非手术治疗失败时选用,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佾 《中国医师杂志》2002,4(3):285-286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诊治脾外伤12 0例 ,作者总结上述病例治疗的经验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81例 ,女 39例 ,年龄 2岁~ 76岁 ,均有腹部或左肋区外伤史 ,12 0例均行腹腔穿刺术 ,112例抽出不凝血 ;6 0例行B超检查、79例行CT检查均阳性。1·2 损伤程度 非手术治疗者均经 1次以上CT检查 ,依CT及术中情况按Gall和Scheele(1986 )法分为 :Ⅰ级 39例 ,Ⅱ级 4 2例 ,Ⅲ级 2 8例 ,Ⅳ级 11例。 5 0例6 3处有合并伤 ,其中肾挫裂伤 10例 ,肝破裂伤 9例 ,肠破裂伤 6例 ,胰体尾部裂伤 2例 ,颅脑损…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后可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组织损伤和肿瘤的生长、转移等[1,2].本研究通过检测趋化因子CCR7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7在甲状腺乳头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免疫增生性小肠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阵发性腹部胀痛不适2年余,于2001年3月28日入院。查体:腹部平坦,腹壁静脉轻度曲张,左下腹近脐部轻压痛及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CT示中腹部腹腔内软组织肿块(4.0cm×5.5cm)伴小肠壁增厚,肝后下缘周围见水样低密度影,考虑肠系膜淋巴瘤。B超示左中腹实性占位病变,5.2cm×5.4cm,少量腹水。曾在B超下穿刺活检见大量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背景中见异型大细胞,重度退变。4月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手术所见:肿瘤位于肠系膜,6.0cm×5.0cm×5.0cm大小,质硬,肠系膜见多个白色结节,距屈氏韧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8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随访3~10年,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阑尾类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治疗上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转移等情况确定手术方式,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素结合因子Midkine(M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和BRAF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0例PTC、30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K的表达,应用直接测序检测PTC中BRAF基因突变,分析PTC中MK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及BRAF突变的关系.结果 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MK的表达,甲状腺腺瘤的MK表达率和平均表达评分分别为6.7%和0.07,PTC中MK的表达率和平均表达评分分别为87%和1.98.伴甲状腺腺外侵袭、淋巴结转移或恶性程度较高的Ⅲ/Ⅳ期PTC中MK表达呈强阳性,且其阳性率和平均染色评分均显著高于无侵袭、无转移或Ⅰ/Ⅱ期PTC(P<0.05).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BRAF突变,PTC中BRAF突变率为63%.BRAF突变的PTC中MK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BRAF组(P<0.05).结论 MK在PTC中表达增加,其表达量与PTC恶性程度及BRAF突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采用经皮导管脾动脉栓塞 (SAE)治疗小儿外伤性脾破裂 1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1~ 12岁 ,平均 8.3岁。均有腹部或左季肋区外伤史 ;均经CT检查确诊 ,并按Gall和Scheele(1986 )法分为 :Ⅰ级 2例 ,Ⅱ级 13例 ,Ⅲ级 3例 ,其中 2例Ⅰ级脾损伤在非手术治疗中出现迟发性脾破裂转SAE治疗。正常体检儿童2 0例为对照组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2~ 12岁。2 .操作方法 栓塞材料用明胶海绵切制成小碎颗粒状 (1mm× 1mm× 1mm)或条状 (1mm×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100例甲状腺癌及2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ER,PR进行检测。结果 甲状腺癌中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67.0%和62.0%,均与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有关,但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ER,PR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甲状腺癌中阳性率为75.4%和70.5%,显著高于有转移组的  相似文献   
9.
王佾  黄卫  宝荣 《中国药业》2008,17(9):54-55
目的探讨微粒子活性炭吸附丝裂霉素(CH—MMC)在大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3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术前经肠镜注射CH—MMC混悬液,对照组33例,两组均行大肠癌根治加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大肠癌根治术中,试验组平均每倒清扫淋巴结(19±6)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枚。结论阿霉素被活性炭吸附后癌周注射能靶向进入淋巴结,较有针对性地治疗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血管生成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甲状腺癌、19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VEGF、CD34的表达,分析VEGF和MVD与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1),此外,VEGF与MVD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1),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VEGF、MVD的表达增高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作为监测肿瘤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