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抑郁、应对策略的效果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方法通过CBM、PubMed、Elsevier、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护理干预癌症患者照顾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按随访时间0~3、3.1~6、6个月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篇。Meta分析显示,护理干预组在随访6个月后身体功能、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效应量SMD及95%CI分别为0.32(0.05,0.59)、0.28(0.01,0.54)。心理功能得分只在0~3个月内高于对照组,效应量SMD及95%CI为0.38(0.07,0.69);逃避应对得分只在0~6个月优于对照组,效应量SMD及95%CI分别为-0.30(-0.46,-0.14)、-0.18(-0.34,-0.01)。抑郁得分在随访中与对照组均无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提高其应对策略,但应加强在心理功能方面和逃避型应对培训中的干预强度以及注意干预后身体功能和积极应对出现的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展养老机构志愿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培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应用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构建的养老机构志愿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培训内容,结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识教育手册、《我的五个愿望》手册、案例视频等教具,通过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对53名养老机构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前后使用养老机构志愿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及自我效能问卷对志愿者进行调查,根据志愿者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技能。结果 培训前后志愿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态度、行为意愿及自我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培训后75.47%志愿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技能达合格及以上水平。结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培训能改善养老机构志愿者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及自我效能感,培养其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溃疡愈合最佳氧分压预测阈值。[方法]对2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随访3个月后,利用经皮氧分压仪测量病人足背氧分压值,并根据病人溃疡愈合情况将病人分为溃疡愈合组(A组)、溃疡好转组(B组)及溃疡未愈合组(C组),通过ROC曲线分析溃疡愈合的最佳预测值。[结果]3个月后,12例病人溃疡愈合,5例有好转,8例病人未愈合。3组病人足背氧分压值不同(F=15.556,P=0.000)。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界值为22mmHg。[结论]足背氧分压高于28mmHg,有利于溃疡的愈合;而小于10mmHg则溃疡不能愈合。预测阈值为22mmHg是预测溃疡愈合的最佳阈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脑肿瘤术中压力性损伤(intraop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injuries,IAPIs)的危险因素,建立其风险列线图模型,为儿童脑肿瘤IAPIs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接受脑肿瘤手术治疗460例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IAPIs发生风险因素,用R软件构建其列线图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下面积判断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并计算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 C-index)评价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术中出血、术中体温、术中使用升压药、手术时间是IAPIs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提示列线图模型有较好区分度;内部验证C-index值为0.956,外部验证C-index值为0.98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分析脑肿瘤切除手术患儿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发现了临床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从而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1 临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1 护理人员教学意识模糊:承担并完成临床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教学医院的基本职能,也是各级护理人员应承担的义务。目前,由于各教学医院都存在护理人员少,临床护理工作繁重的情况。学生的临床实习无疑是人力资源的补充.学生被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被指派作一些实习计划外的事情,甚至是与护理无关的事;或由于害怕影响病人满意度,对一些风险较大,技术较强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病人实施床旁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牟绍玉  屈晓英 《重庆医学》2002,31(9):771-771
肝移植术后约 6 7%的受体存在肾功能损害 ,其中 2 0 %需血液净化治疗[1] ,床旁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CVVH)具有操作简单 ,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中、小分子物质 ,对血流动力学扰乱少的优点 ,是目前治疗急性肾衰常用方法[2 ] ,但由于肝移植手术创伤大 ,术中出血多 ,术后抗凝剂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的应用 ,使病人的循环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受损 ,血滤的有创治疗 ,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循环、凝血和免疫功能紊乱 ,甚至因并发严重的感染而危及生命。我院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障碍的病人采用床旁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指导教师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知情况和具备的教学核心能力,为临床指导教师的选拔、培训及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对6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知及其教学核心能力3部分。结果临床指导教师有本科学历45名(68.18%).仅7名(10.61%)有研究生指导经历,普遍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缺乏认识。教师核心能力自评总分(120.55±7.37)分,其中专业能力(4.47±0.34)分,领导能力(4.01±0.22)分,解决问题的能力(3.89±0.30)分,教育教学能力(3.65±0.23)分;得分最高条目内容是评估和处理病人情况的能力(4.44±0.56)分,得分最低的条目内容是科研能力(3.29±0.89)分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普遍缺乏研究生指导经验,对研究生培养认识不够深入,有一定的教学核心能力,但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弱。应加强临床指导教师培训,使其掌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其教学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选择性心理干预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乳腺癌住院病人分为心理十预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给予常规化疗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进行选择性心理干预,患者每天自主选择和完成心理干预方法并在治疗作业表格上记录完成情况.观察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外周T细胞亚群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外周T细胞亚群,干预组干预后CD3 、CD 4、CD4 /CD8 较干预前上升,CD8 较干预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选择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肿瘤坏死因子γ(IL-2、IL-4、TNF-γ)及不良情绪评分的变化.方法: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同时按常规给予化疗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进行选择性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行为评定量表,观察选择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放免法测定选择性心理干预对患者外周血中IL-2、IL-4及TNF-γ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对照组和干预组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选择性心理干预组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选择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血中IL-2、IL-4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5),TNF-γ虽有增高,但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选择性心理干预可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可提高患者外周血中部分细胞因子的含量,可能与提高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tool 2002,NRS 2002)对重庆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部分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NRS评分≥3分的患者,以有、无营养支持分为2个队列,观察记录2队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筛查1490例患者,共440例营养风险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有营养支持队列186例(42.3%),无营养支持队列254例(57.7%);2队列共发生并发症70例(10.9%),其中营养支持队列19例(10.2%),无营养支持队列51例(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有、无营养支持两队列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8±3.9)、(15.6±6.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7,P=0.000)。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体质量严重下降、营养支持及接受腹部大手术与营养风险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营养支持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能降低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应对住院患者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按肠外肠内营养指南规范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