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健雄  沈彬  裴福兴 《四川医学》2006,27(3):236-24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常见症状为腰骶僵硬和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和四肢大关节改变。自20世纪70年代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以来,现已逐渐成为其主要治疗方式。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局部及全身多系统病变的特殊性。其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假体选择及对手术远期效果与手术并发症的预测仍存在争议。本文时国内外各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二磷酸盐骨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磷酸盐(b isphosphonates)自从30多年前被发现对于钙盐代谢的潜在作用以来,己成为临床上最重要、最成功的抗骨吸收药物之一。目前已用于治疗及预防多种骨骼疾病。1概述在发现二磷酸盐在骨代谢方面的作用之前,多聚磷酸盐已经被用作水软化剂长达几十年。20世纪60年代F le isch〔1〕等人发现在体内许多生物合成反应可以产生一种称为焦磷酸盐的物质,它可以结合羟基磷灰石晶体以防止钙化作用,由此他们假设这种焦磷酸盐可以预防软组织的骨化,调节骨的矿化,并受到细胞外的磷酸盐水解酶的调节。当时对于由于缺乏碱性磷酸酶所导致的低磷酸血症的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8cm,最小8cm×10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20cm.最小8cm×10cm。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大隐静脉属支吻合。结果11例皮瓣术后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其中10例顺利成活,1例皮瓣因创面感染未控制致部分坏死,清创游离植皮后治愈。其中10例获4~36个月随访,平均1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最高得分97分,最低84分,平均93.5分,皮瓣外形、色泽及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所致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骨感染创面的愈合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物力学性能与显微三维结构、Ⅰ型胶原面积、骨密度的改变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OVX组),假手术组(Sham组)作为对照.两组均于术后10周通过大鼠右后肢胫骨中段截骨建立骨折内固定模型;骨折内固定模型建立后4、6、8、12周进行大鼠右后肢胫骨中段骨密度测定,术后6周及12周进行骨痂生物力学强度、Ⅰ型胶原面积及显微三维结构测定.结果 两组中骨密度测量值在骨折内固定术后6周高于术后12周(P<0.05),而生物力学强度,Ⅰ型胶原面积和结构模型参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值在骨折内固定术后第12周时高于术后6周(P<0.05).组间比较显示,骨折内固定术后6周与12周时OVX组的SMI值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5).结论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矿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早于胶原量与生物力学强度峰值出现时间,胶原的累积程度可独立于骨的矿盐沉积程度作为预测骨生物力学强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HRS4-AS1与骨肉瘤患者无病生存的关系及其体外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机制。方法收集GEPIA数据库建库以来骨肉瘤患者DHRS4-AS1转录组水平和生存情况数据, 依据DHRS4-AS1转录组中位水平将患者分为DHRS4-AS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 各59例, 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无病生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HRS4-AS1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HOS、143B、U-2OS、Saos2及正常成骨细胞株hFOB1.19中的表达, 选择DHRS4-AS1表达水平最低的骨肉瘤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将载有DHRS4-AS1序列的质粒和载有阴性对照序列的质粒分别转染至选取的骨肉瘤细胞中, 分别为DHRS4-AS1组和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 以吸光度值为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 V2.0预测DHRS4-AS1的靶基因,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DHRS4-AS1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采用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与成都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1)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合格的自愿受试者237例,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其第2-4腰椎(L2-L4)部位的骨密度值;(2)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ml,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第1112~1328核苷酸之间的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17bp);(4)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Van91Ⅰ(pflM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有酶切位点用S基因表示,无酶切位点用s基因表示.结果 237例受试对象中,所有标本的扩增片段都能被限制性酶识别并切开,未能观察到Ⅰ型胶原α1链Sp1结合位点C-T突变,COL1A1基因型均为野生纯合子SS型,未发现Ss基因型和ss基因型.结论 在成都地区部分汉族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未发现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其腰椎骨密度可能与Ⅰ型胶原山链基因Sp1结合位点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