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2例青少年髌骨脱位患者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11~ 17岁,平均14.3岁.10例为复发性脱位,髌骨脱位次数为2~5次,平均3.2次;2例为初次脱位.12例患者均采用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2 ~42个月(平均24.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髌骨运行轨迹正常,3~6个月内膝关节屈曲O~135°,恐惧试验阴性.所有患者未发生再脱位,膝关节无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2分提高至术后94分.髌股外侧角由原来的向内侧开口转变为向外侧开口.结论 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能提供髌骨静态稳定的张力,且不损伤骨骺,避免了使用永久性内置物,是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31例,根据Constant-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患肩关节在术前评分为(30.2±6.3)分,术后第1周、1、3、6个月评分分别为(86.3±6.3)分、(93.2±3.5)分、(95.2±3.1)分和(95.4±3.7)分,与术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纽扣钢板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良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半髋关节置换(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FHR组),37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64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与PFNA组相比,FHR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FHR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R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疗效可靠,术后可更早、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两种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入路两种融合器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2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膨胀型融合器加钉棒内固定15例(A组),入路型融合器加钉棒内固定9例(B组),均行椎间植骨.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和融合率.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4~30(16.6±3.2)个月,两组疗效、JOA评分及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明显多于B组(P<0.01),但椎间隙撑开效果好于B组.结论 两组方法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应根据滑脱类型、程度及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刨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并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相比较.方法 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盘刨削术并与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45例患者进行比较,按Macnab评定标准评价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间吸出髓核重量.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切吸组优良率80%,刨削组优良率9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吸组髓核重量为(2.5±0.7)g,刨削组(3.2±0.4)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与刨削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但刨削术去除髓核更多,近期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20%,而老年患者常常并发骨质疏松,使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以往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由于约1/4的骨折累及关节面,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关节面的良好复位与坚强固定,常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和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最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近年来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AO/ASIF接骨板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O/ASIF组织 (内固定研究协会 )成立于 195 8年 ,是目前世界上骨折治疗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尽管在过去的 4 0年中 ,AO/ASIF组织改进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强调功能完全恢复的初衷没有改变 ,但在骨折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上以及内固定材料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最重要的改变是从强调内固定的机械力学方面向强调生物力学方面的转变 ,更加注重对骨和软组织血供的保护[1] ,而对骨干骨折的解剖复位的要求则有所降低。AO/ASIF早期治疗长骨骨干骨折的理论和技术 ,强调内固定的机械力学特性。近 10年来 ,保护骨的生物学特性受到足够的重视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27例,双切口双钢板组患者25例,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以及术后的平均出血量、住院的平均时间以及骨折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侧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可起到和双钢板双切口相似的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锁骨钩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5月~2013年6月对54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分别行锁骨钩钢板(A组,35例)和锁骨钩钢板加带线锚钉内固定(B组,19例)治疗。A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3.4±7.2)岁。B组男性1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1±6.8)岁。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并发症、Karlsson评分等。结果两组间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随访末次X线复查肩锁关节位置良好,锚钉位置正常。B组手术时间[(56±9)min]长于A组[(45±13)min](P0.05);并发症及优良率优于A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结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符合肩关节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