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腓骨骨折25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6例各类型不同部位胫腓骨骨干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29例,AO钢板103例,交锁髓内钉106例,外固定架18例。结果经3~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个月内31例,4~6个月186例,6~8个月35例,延期愈合与再骨折4例。踝、膝关节功能正常240例,部分受限8例,负重疼痛8例,内固定断裂2例,内固定松动4例。结论由于各医师治疗的偏爱及患者经济情况,各组病例的选择并未完全随机分组,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医院的骨科器械条件、骨科医生的操作水平及患者的经济承担能力等综合考虑,同时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X线动态测量膝前交叉韧带长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侧位X线片下分别测定膝关节屈曲90°及过伸位时前交叉韧带(ACL)股骨等距点(i点)到胫骨等距点(T点)的距离,并比较在2种体位下其长度的变化,评估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行ACL等距解剖重建的影像学效果.方法 门诊随机抽取50名志愿者,行膝关节侧位X线片检查,在PX电子系统下找到屈曲90°及过伸位ACL的i点和T点,测量两点间距离,并比较在屈伸过程中两点长度的变化.结果 屈曲90°时i点到T点距离的95%可信区间为(25.43±0.455)mm,最大值为29.22 mm,最小值为20.29 mm;过伸位时i点到T点距离的95%可信区间为(26.90±0.436)mm,最大值为29.76 mm,最小值为23.10 mm;过伸位与屈曲90°时两点间距离之差的95%可信区间为(1.47±0.204)mm,最大值为3.33 mm,最小值为0.47 mm.结论 术前X线片测量及术中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可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对ACL的股骨等距点及胫骨等距点行准确定位,可达到生理性等距重建的要求,同时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可在大多数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应用MRI对股骨Blumensaat线的测量,为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选择100例正常的膝关节伸直位磁共振检查结果,在适当的切面上绘制Blumensaat线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的交点,测量其在胫骨矢状径位置及其与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距离,并与ACL胫骨侧生理止点中心和PCL的距离比较。结果 Blumensaat线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的交点在胫骨矢状径上距前缘(51.9±7.3)%,与PCL距离(14.2±2.5)mm,较ACL生理止点中心靠后。结论为避免髁间窝前方撞击,重建ACL胫骨侧止点定位于胫骨平台生理性止点中心后方或PCL前方8~10mm,个别人需更后方。  相似文献   
6.
自1 997年1月~2 0 0 2年3月,对3例后交叉韧带(PCL)陈旧性损伤采用髌腱中1 /3动力重建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 5、2 9、34岁。左侧2例,右侧1例。致伤原因均为车祸伤,且患者均为司机。合并髋臼骨折、股骨头颈骨折1例。外伤至确诊时间分别为4 2d、4 9d、1 0个月。后沉征及后抽屉试验检查3例均为(+)。1例X线检查可见胫骨平台后缘骨块撕脱。伤后至手术时间分别为4 6d、5 2d、1 0个月。1 2 手术方法 仰卧位,硬膜外麻醉。驱血上止血带。取膝前内侧切口至胫骨结节下1cm ,做髌骨下1…  相似文献   
7.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寻求预防及改进措施。方法对内同定失败病例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分类对比、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2例失败,其中克氏针内固定10例,钢板内固定12例。其中克氏针过细或长度不足致松动、退针、错位7例;术后为充分制动,过早剧烈运动,克氏针松动、折弯、退出致钢丝断裂3例;钢板长度不足,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致骨折端移位3例;螺钉把持力不足致内固定松动3例;重建钢板塑形不良、内固定不佳2例;运动不当致内固定失败2例;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1例;骨质疏松致内固定松动1例。结论锁骨骨折内固定失败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锁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及方式;规范于术操作,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可有效减少内固定失败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我们收治了1例胎位压迫致左侧胫骨前弯畸形患儿,因此病例罕见,畸形较重,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性,29d,出生时被发现左侧小腿向前严重弯曲畸形,经徒手纠正无效而入院。查体:左侧小腿中下1/3处向前呈明显弯曲畸形,左足趾紧贴左小腿上段前面,左踝关节、左足及身体其余部分未见异常。X线片示:左胫骨中下1/3处向前折弯畸形,向后成角约38°(图1),无明显侧弯畸形,左腓骨正常;左远侧胫腓关节分离,胫距关节及左足骨、关节未见异常。入院各项实验室检查、胸片、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先天性左胫骨前弯畸形。  相似文献   
9.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个病因、临床,病理组织学、起源和预后尚不清楚或有争议的软组织肿瘤.以往称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ndotumor,IPT).文献报道病变常见的部位在肺部,肺外炎性假瘤可发生于脑、眼.鼻咽、肝脏、膀胱和子宫.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例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内固定。结果随访8-24个月,7例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功能按M erchan评分标准:优4例,良3例。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对同侧股骨髁部和股骨干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不需植骨,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