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案情及病史 某女,现47岁。11年前因患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入住某医院,入院录显示:间歇性上腹疼痛10余年,频繁发作2年,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于10月12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 22例均随访,时间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折不愈合.结论 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均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膝骨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骨性关节炎是骨科的难题之一,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但由于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平太清楚,尚未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完全逆转OA的病变过程。本文就膝OA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26例和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30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合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者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少兵  沈彦  袁建迪  童培建 《医学综述》2008,14(13):1992-1995
前交叉韧带(ACL)位于膝关节内,是膝关节内的核心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方法,保守治疗适应证比较窄,但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在关节镜下重建,重建材料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组织工程韧带正处于研究阶段,未来有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双束解剖重建逐步成为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原则。该文就以上内容进行简要综述,以期能对临床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80年代开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早期溶栓治疗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通过溶栓治疗使AMI患者住院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心功能也有很大改善。本组收集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月住院的老年人心肌梗塞80例,按有否溶栓分成两组,分别对溶栓的时间、剂量、再通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以探讨溶栓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AMI发病24h内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溶栓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对照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61~88岁,平均68±78岁。12 治疗方法 溶栓组给药方法,参照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常用的7种吞咽困难的筛选方法进行敏感度、特异度等研究,期望找出比较满意的筛选试验供临床选择使用。方法:对连续住院的56例患者进行7种筛选试验检查及电视透视检查。以后者为金标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验后概率。结果:敏感度最高的是筛选试验3,4,6(95.8%),特异度最好的是7(70.7%),筛选试验2的阳性预测值最好(70.0%),试验3、4的阴性预测值最高(90.0%)。筛选试验3和4各项指标完全一致,因此实际使用中二者可以相互替代。验后概率最好的是筛选试验1(63.2%)。结论:临床上筛选试验3,4可以首先选用,试验1,2也不失为较好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沈彦 《浙江医学》2010,32(12):1824-1825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指由于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减少或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激素减少町引起心脏损害,如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the femoralhead,ANFH)的疗效及促进再血管化、再骨化的作用. 方法 取健康雄性成年毕格犬24只,体重(10.0±0.5)kg,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右归饮组)、C组(Mscs介入组)、D组(MSCs介入加右归饮组),每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早期ANFH模型.分离、培养并以BrdU标记MSCs.造模3周后,C、D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浓度为(0.5~1.0)×106个/mL的MSCs l mL,B、D组每天予右归饮100 mL灌胃,A、C组以100 mL蒸馏水灌胃.连续治疗4周及8周后行股骨头大体观察,DSA和MRI观察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及直径的变化情况,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BrdU阳性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oPCR检测VEGF mRNA表达. 结果 治疗后4、8周,A组股骨头外形扁平,呈蘑菇状;B、C、D组股骨头外形基本正常.DSA观察示C、D组治疗后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原阻塞血管再通.治疗后4、8周,C、D组间血管数和血管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示B、C、D组较A组明显改善,D组尤为明显,TIW略低信号,T2W略低信号,STIR略高信号.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B、C、D组较A组结构有明显改善,D组较其他各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D组较C组的BrdU阳性率、阳性成骨细胞数、阳性血管数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示:D组较其他各组VEGF mRNA表达量增多(P<0.05),B、C、D组的VEGF表达均高于A组(P<0.05). 结论 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ANFH疗效显著,可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供、促进修复、预防塌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