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大明  汪涛  何世举 《重庆医学》2003,32(10):1377-137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近20年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病人3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残余胆囊伴结石8例,残余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11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残余胆囊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道狭窄6例,肝门完全梗阻1例;B超检查30例,ERCP检查18例,PTC检查1例;行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6例,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4例。行胆道狭窄整形、内衬T管引流术3例,行胆肠Roux-Y吻合术、吻合口内衬外引流术3例,行肝门梗阻胆道穿通置管经十二指肠乳头内引流术1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原因复杂,首选B超检查,必要时ERCP检查以及其它检查助诊;根据不同梗阻性黄疸原因采用相应手术方式治疗;强调做好胆囊切除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2例有胆道结石手术史需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FTS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血清前清蛋白(PA)、体重下降情况等营养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镇痛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后排便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大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FTS组术后第5天体重下降较对照组小(P<0.05).FT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联合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手术安全性较高,患者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前胰头癌切除率低 ,国内统计仅为 2 0 %左右[1 ] ,我院不足 15 %。我院自 1997年起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胰头癌 ,在行姑息性手术如胆道引流、胃肠吻合的同时作胰头癌无水乙醇注射加内脏大神经切断术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0~ 74岁 ,平均年龄 5 8 3岁。术前均有黄疸、腹痛及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肿瘤不能切除的原因主要为肿瘤与邻近脏器浸润固定或有腹部其它部位转移 ,包括大网膜、腹膜、肝十二指肠韧带、结肠、肝脏等。分为A、B两组。A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4例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寻找预防胆囊癌发生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胆囊癌,其中35例胆囊癌伴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37.1%( 13/35),3例作单纯胆囊切除,10例作超越胆囊的切除手术及周围淋巴结清扫.22例因癌肿广泛转移和浸润而未能病灶全切除,作减瘤手术、胆道引流(内外引流)手术、消化道通畅手术;肿瘤切除13例中存活1年以上4例,2年以上2例,3年以上1例.其余平均存活时间7个月(1~11个月).结论 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中晚期疗效差,胆囊结石患者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胆囊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胰腺炎8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大明 《重庆医学》2005,34(1):112-1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85例病历资料.结果 (1)85例中轻型老年急性胰腺炎74例次,重症型11例次.(2)本组有胆系结石患者占37.6%(32例),仅有胆囊炎而无明确胆系结石患者占11.8%(10例),1例复发急性胰腺炎有胆总管结石;16例已行胆囊切除.(3)发病前有进食高脂饮食者占27.1%(23例).(4)肝功能检查:81例肝酶谱及胆红素升高,33例白蛋白降低,其中16例低于30g/L.(5)1例死于MOF.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症状表现不典型;胆系疾患包括不易被发现的胆系泥沙样结石是其常见的致病原因,尤其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高脂饮食或进食过饱是常见的诱因,病程中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肝酶谱及胆红素异常.  相似文献   
6.
胆道镜联合术中胆道造影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后再切开胆总管是胆道外科的传统方法。近8年来我院对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切除胆囊后,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然后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反复进行,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胆道感染细菌谱和耐药性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来源于重庆地区的社区获得性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试验组)和无胆道感染的胆道疾病患者(对照组),在术中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试验组鉴定出细菌13种(60株),前3种为大肠埃希菌(35.0%)、肺炎克雷伯菌(21.7%)和阴沟肠杆菌(10.0%).对照组鉴定出细菌8种(13株),前3种为大肠埃希菌(30.8%)、肺炎克雷伯菌(15.4%)和格氏乳球菌(15.4%).两组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95.0%、84.6%(P>0.05),多重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30.0%、7.7%(P>0.05).试验组前3种细菌多重耐药发生率分别为61.9%、7.7%和16.7%.结论 重庆地区社区获得性急性胆道感染细菌谱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总体耐药情况严重,但不同细菌耐药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恢复的关系的差别,评价早期将血清白蛋白达到合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7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第1~3天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 20例,为I组,其余27例为II组。I组肛门排气时间为(72.6±4.6)h,II组肛门排气时间为(92.3±6.6)h,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I组少于II组(P<0.01)。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保持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残余胆囊的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中遗留部分胆囊的结果,可伴有或不伴有结石的遗留,可引起类似胆囊炎、胆管炎症状,使病人蒙受再次手术的痛苦。随着胆囊切除术的普及,残余胆囊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分析我院1991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38例残余胆囊的临床资料,对残余胆囊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以期减少或根除残余胆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