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改良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 (CPB)中作用及效果。方法  4 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4例 ,超滤组于CPB停机后 ,待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时 ,使体内血液经动脉供血管经超滤器超滤后进入右房。对照组不行改良动、静脉超滤。结果 术后输入库血量对照组 5 90ml,超滤组 310ml(P <0 .0 1)。超滤组平均滤出液5 4 0ml,术后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血浆蛋白、纤维蛋白与超滤前比速度增高 (P <0 .0 1)。结论 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有利于术后多余水分排出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输血量 ,适用于小体重、血液稀释度大的婴幼儿和长时间CPB者。  相似文献   
2.
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的经验,探讨有关外科技术的改进。方法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完成该类一期根治术12例,其中2例采取了肺动脉移位、3例在游离的左前降支下加宽右室流出道、5例改变右室切口并在冠状动脉下缝合、2例经肺动脉和右房疏通流出道。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6年,无晚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的一期根治手术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但必须采用适当的外科技术以保护异常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3.
病儿男,13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平时活动耐力较同龄人差。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高侧壁Q波伴ST-T缺血性改变。X线胸片示双肺血多,心胸比率0.60。心脏彩色超声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窦,直径8 mm,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直径7.4 mm,二尖瓣反流面积3.85 cm~2。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并向左冠状动脉发出多支侧支血管,前降支明显扩张,血流方向自右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前降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肺动脉。64排CT显示左、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图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双封堵器对复杂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复杂膜部瘤型VSD患者,左心室造影后常规右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股静脉输送轨道,对VSD进行封堵,重复左心室造影,发现存在不能接受的残余分流,遂建立右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左股静脉输送轨道,应用第2枚封堵器对残余分流进行封堵,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封堵效果良好,释放封堵器。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结果: 12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毕即刻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各组瓣膜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杂音消失,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心电图检查均为窦性心律,无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应用双封堵器对复杂膜部瘤型VSD进行封堵治疗是可行的,且具有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家立  张广福 《山东医药》2004,44(33):66-6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成功率为98%左右.术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保证手术高成功率的关键。本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6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 ,入院查体口唇无紫绀 ,心前区胸骨左缘第 2、3肋间闻及 级柔和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伴固定分裂 ,周围血管征阴性。心电图示电轴右偏 ,右心房、右心室肥大 ,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性早搏 ;胸部 X线片检查双肺充血性改变 ,右心房增大 ,心尖圆钝上翘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 :房间隔缺损(ASD) 2 7mm,轻度肺动脉高压 [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 4 7mm Hg(1k Pa=7.5 mm Hg) ]。血气分析 :氧分压 86mm Hg,二氧化碳分压 32 mm Hg,血氧饱和度 0 .95。入院后复查心电图仍为室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AV)脱垂封堵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VSD合并不同程度的AV脱垂的患者,全部行介入封堵术,术前我们将AV脱垂的程度分为3度,Ⅰ度为AV轻度脱垂,舒张期AV窦略大,未超过瓣环连线,彩色血流未见明显反流.Ⅱ度AV窦明显扩大,舒张期超过瓣环连线脱向左室流出道并瓣膜轻度反流,反流量不超过0.7 ml,舒张期未堵塞缺损口.Ⅲ度AV脱垂,瓣窦明显扩大,有形态改变,舒张期瓣窦大部分脱入VSD口,瓣根与VSD 口部分粘连,瓣叶僵硬,活动度差,彩色血流示明显反流,反流量大于1 ml.结果 30例VSD合并AV脱垂患者,AV右冠瓣脱垂15例,AV无冠瓣脱垂13例,右、无冠瓣同时脱垂2例.15例右冠瓣脱垂Ⅰ度9例,Ⅱ度4例,Ⅲ度2例.13例AV无冠瓣脱垂,Ⅰ度8例,Ⅱ度4例,Ⅲ度1例.2例双瓣(右、无冠瓣)脱垂,均Ⅰ度脱垂.30例患者行VSD封堵术,28例封堵成功,2例封堵失败(其中1例嵴下型VSD,另1例嵴内型VSD合并AV脱垂),2例VSD均合并Ⅲ度AV右冠瓣脱垂并瓣膜反流.术中释放封堵伞后超声检查AV反流量明显大于术前,反流量大于1 ml.结论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VSD合并AV脱垂术前程度的判断,介入术中封堵器是否加重AV的脱垂,瓣膜反流量是否大于术前,超声检查对VSD介入手术的成功,封堵器的选择起到重要的作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因重症心脏瓣膜病变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8例行瓣膜置换术,术中视三尖瓣病变情况和左心房大小行三尖瓣成形术和左心房折叠术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同时行搭桥术。结果 因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而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有8例早期死亡,其中因左心室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4例,心律失常死亡3例,左心室后壁破裂死亡1例。因冠状动脉病变,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无早期死亡。2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20个月因瓣周漏而再次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生存的患者112例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Ⅲ级。结论 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手术矫治右室双出口的经验及结果。方法:分析108例手术矫治右室双出口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108例患者室间隔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86例,肺动脉瓣下8例,两大动脉下12例,远离两大动脉2例。采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室流出道加宽80例,内隧道外管道手术12例,改良Glenn分流术11例,Fontan纠治术3例,大动脉调转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2例,出院后随访86例,随访3个月~8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右室双出口解剖类型复杂多样,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通畅良好的左室和右室流出道。室缺的位置和左心室的发育情况决定手术方案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138例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手术矫治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 1月至2009年6月138例DORV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90例建立室间隔缺损到主动脉口心内隧道,或者同时行右室流出道加宽,18例行内隧道外管道手术(Rastelli),16例行改良Glenn分流术,8例行Fontan纠治术,6例行大动脉掉转术(ASO).术后早期死亡18例,出院后随访96例,随访3个月至8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DORV解剖类型复杂多样,术前应尽量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应仔细探察,需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式,是DORV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