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旨在对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重建术前决策、人工瓣环合理选择、术中和术后疗效的评估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术中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式选择、术后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对 72例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 (其中 5 8例二尖瓣重建术患者和 14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 )术中予以TEE监测。结果  5 8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后即刻疗效评估显示 :无或轻微二尖瓣反流 (MR) 2 8例 ,轻度MR 2 2例 ,轻中度以上MR 8例 (前叶病变 7例 ,均合并瓣下结构受损 ,后叶病变仅 1例 )。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共有 5 6例接受超声随访 ,平均随访期为 (9.86± 6 .32 )个月。手术即刻 2 8例无或轻微MR的患者术后短期随访中 1例 (3 .6 % )出现轻度MR ,1例出现中度MR (3 .6 % ) ,2 2例术后即刻示轻度MR患者 ,1例失访 ,5例出现轻中度MR(2 2 .7% )。术后即刻示轻度MR在以后出现轻中度MR的机会高于手术即刻无或仅有轻微MR者(P <0 .0 5 )。结论 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成形术后出现轻中度以上反流的机会高于二尖瓣后叶病变的患者。成形术后即刻示轻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在以后出现轻中度反流的机会高于手术即刻无或仅有轻微反流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重建术前决策、人工瓣环合理选择、术中和术后疗效的评估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X综合征缺血阈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X综合征患者ST段压低的昼夜分布及心率(HR)的变化规律,显示了缺血阈和缺血发作的昼夜变化。 方法 选择连续12例X综合征患者(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54±8岁)进行研究。每例24h Holter监测中至少出现3次暂时性ST段压低。每次出现ST段压低时记录以下参数:发作以及持续时间,ST段偏斜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重建术后即时疗效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运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评价二尖瓣重建术后即时疗效并观察其与术后经胸超声 (TTE)检查结果之间的联系。方法 运用术中TEE对 66例行二尖瓣重建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即时疗效评估 ,并与其后TTE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66例患者术后即刻疗效评估显示 :无或轻微二尖瓣反流 3 5例(5 3 .0 3 % ) ,轻度二尖瓣反流 2 3例 (3 4.85 % ) ,轻中度或轻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 8例 (12 .12 % ) ,3例立即给予瓣膜置换术。 3 2例手术即刻无或仅有轻微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术后接受TTE随访 ,2例出现轻度二尖瓣反流(6.2 5 % ) ,1例出现中度二尖瓣反流 (3 .13 % )。 2 1例手术即刻示轻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术后接受TTE随访 ,6例出现轻中度或轻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 (2 8.5 7% ,P <0 .0 5 )。结论 二尖瓣重建术后即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轻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今后出现轻中度或轻中度以上反流的机会高于手术即刻无或仅有轻微反流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术中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式选择、术后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对72例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其中58例二尖瓣重建术患者和14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中予以TEE监测。结果 58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后即刻疗效评估显示:无或轻微二尖瓣反液(MR)28例,轻度MR22例,轻中度以上MR8例(前叶病变7例,均合并瓣下结构受损,后叶病变仅1例)。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共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验证CAST试验中的患者24小时里心室提前除极(VPDs)的增加是否会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增加。 方法 357名心梗后6天~2年并在基线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示:平均VPDs>6次/小时的患者入选CAST研究。这些患者的Holter记录是从CASTⅠ和CASTⅡ中随机挑  相似文献   
8.
观察静脉应用各种剂量地尔硫(艹卓)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之效果及其副反应。 方法 62例房颤患者和22例房扑患者在静脉用药前心室率>120次/分,首先在2分钟内静推20mg地尔硫(艹卓)。如在15分钟内没有获得预期疗效(转为窦律,心室率<100次/分,或心室率比发作时降低20%以上)或临床上需进一步降低心率,可以静推25mg如仍无效,该病例退出,另选治疗方案,对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价体外心脏冲击波治疗(CSwT)在难治性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诊断明确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28例,男2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68.2±12.0)岁,接受CSWT,指定治疗仪(100击/点,能量为0.09 mJ/mm~2,每次3~6点,3次/周),3次治疗为1组,间隔3周进行1组治疗,共治疗9周.观察治疗前后加拿大心绞痛分级(CCS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6 min步行距离、心电图、血和尿常规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结果 人组患者中有27例完成治疗,17例完成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CCS分级为(2.0±0.0)级,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5±0.5)级(P<0.01),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1.8±0.6)级,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0±0.7)级(P=0.03).~(99m)Tc-核素心肌显像显示,治疗6个月后的心肌区域血液灌流明显增加,缺血节段减少(P值均<0.05).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为(157.67±91.38)mL,低于治疗前的(172.11±102.01)mL;左心室收缩末容积为(99.44±86.44)mL,低于治疗前的(114.56±99.37)mL(P>0.05);LVEF为0.459±0.205,高于治疗前的0.422±0.18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无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等不适症状,也无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结论 对于晚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弥漫性血管病变以及不适用传统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CSWT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的315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入选,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造影前3 d内和术后第1、2、6天肾功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渗透浓度,分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15例患者中,男性231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63.5±11.6)岁,发生CIN 19例,发病率6.03%。在既有肾功能不全又有糖尿病组中,CIN发病达4/8,与无肾功能不全、有或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19例CIN患者中,造影后第1、2天,尿NAG、Scr均显著高于造影前水平(P < 0.05),但造影后第6天基本回复至基础水平。(3)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达9/19,非CIN组为31/296(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平均造影剂剂量CIN组为(318.4±153.8) ml,非CIN组为(227.9±121.9) 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在原有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尿NAG可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