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肝脏手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肝脏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行ANH,红细胞压积(Hct)为30%;Ⅱ组行ANH,Hct为25%;Ⅲ组为对照组不行ANH。所有行ANH患者均经肘部静脉或其他大静脉采血,放血时间为15~30min,血液存于含PCD的采血袋;下肢同步输注等容量6%羟乙基淀粉(HES),直到Hct降至30%或25%,并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所采集的血液室温保存于手术室,结合术中失血量和循环情况在手术结束前行自体输血;分别于ANH前、ANH后30、60min、手术结束和手术后12h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和Hct。结果Ⅰ、Ⅱ组术中出血量较Ⅲ组显著减少(P<0.05);Ⅰ、Ⅱ组ANH后和术中PT、TT较Ⅲ组显著延长(P<0.05,P<0.01),Plt显著下降(P<0.05,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回输自体血后上述指标明显恢复,手术野和切口无异常出血;三组D二聚体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术前对肝脏手术患者进行ANH至Hct降至30%~25%之间是安全的,对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无明显影响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二异丙酚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流动力学及其对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管紧张素 (Ang )的影响 ,为临床高血压病人的麻醉结合其不同降压药物的使用、合理应用二异丙酚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 2~ 1 4周雄性自发性 SHR2 4只随机分为 3组 (各 8只 ) :SA组 (生理盐水 ) ,SB组 (低剂量二异丙酚 )和 SC组 (高剂量二异丙酚 ) ;同龄雄性 WKY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 3组 (各 8只 ) :WA组 (生理盐水 ) ,WB组 (低剂量二异丙酚 )和 WC组 (高剂量二异丙酚 )。WA及 SA组 ,生理盐水 1 .2 m L/ kg1 5 s静注后持续注入生理盐水 1 2 m L· kg- 1 · h- 1 ;WB及 SB组静注二异丙酚 5 m g/ kg诱导麻醉后静脉持续注入二异丙酚 30 m g· kg- 1 · h- 1 30 m in;WC及 SC组静注二异丙酚 5 mg/ kg诱导麻醉后静脉持续注入二异丙酚 6 0 mg· kg- 1· h- 1 30 min维持 ,总容量均相同。记录未注药时、注药后 2 ,1 0 ,2 0 ,30 m in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及呼吸频率 ,测定血浆 ET、CGRP、Ang 的含量。 结果  (1 )随着二异丙酚注入时间延长及剂量增加 ,SHR及 WKY大鼠均出现 MAP降低和 HR减慢 ;SHR出现改变的时间较 WKY早 ,下降幅度比 WKY大 ;二异丙酚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血压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硬化病人乌司他丁预处理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患有肝硬化的成年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Ⅰ组),静注乌司他丁5000U/kg后1min,静脉给予罗库溴铵0.6mg/kg;生理盐水组(Ⅱ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0.1ml/kg后1min,静脉给予罗库溴铵0.6mg/kg。另选15例无肝脏疾患的、ASAⅠ~Ⅱ级择期成年手术病人为对照组(Ⅲ组),处理同Ⅱ组。肌松监测仪检测四个成串刺激(TOF)的变化,记录三组注药后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注药到TOFr=0)、TOF无反应时间(T1=0持续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临床时效(TOFr恢复至25%时间)、T1恢复至75%时间、恢复指数。结果与Ⅱ、Ⅲ组比较,Ⅰ组插管剂量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明显延长(P<0.05)。Ⅱ、Ⅲ组罗库溴铵肌松的起效时间相似。与Ⅱ组比较,Ⅰ、Ⅲ组T1恢复25%时间和恢复指数明显缩短(P<0.05)。Ⅰ、Ⅲ组罗库溴铵肌松的恢复时间相似。结论肝硬化病人乌司他丁预处理延长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但缩短罗库溴铵肌松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持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胃癌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T)组15例,靶控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T+E)组15例。结果:(T+E)组术后躁动、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低于(T)组(P<0.05)。异丙酚单位标准化剂量亦较低。两组苏醒时间相似。诱导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T+E组在诱导后DBP的下降幅度较T组更为显著(P<0.05),T组在探查、术毕、拨管后的SBP、DBP、MAP比(T+E)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诱导后至术毕BIS、SEF显著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是可行的,具有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少、苏醒快、术后躁动少,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曲马多防治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时两种用药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硬膜外麻醉手术期间发生寒战的 6 0例成年患者 ,当出现寒战分级达 2~ 3级时 ,用室温下盐酸曲马多 1mg kg加氟哌啶 2 .5mg缓慢静脉推注 ,随机分成二组 :研究组 (R组 )与对照组 (C组 ) ,每组各 30例 ;R组在 5min内用上述同样药物和剂量予以肌内注射 ,C组以生理盐水 2ml肌内注射。观察寒战的治疗效果及 6h内寒战复发率。 结果 两组均于静注曲马多后 3min内起效 ,所有病人寒战反应均得到缓解 ,6h内R组均无寒战反应复发 ,C组有 5例再次出现寒战达 2级以上 ,给予追加首次量的 1 2后缓解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静注加肌注曲马多和氟哌啶可更有效地防治硬膜外麻醉期间的寒战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通气模式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犬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PRVC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两种通气模式在呼气末压为0、0.5、1.0和1.5kPa时,分别测定健康犬及油酸诱发ALI犬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参数。结果 健康犬PRVC较IPPV模式下除了在PEEP为0.5kPa时,气道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肺血管阻力(PVR)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性。ALI犬PRVC较IPPV模式下各PEEP水平的PIP、平均气道压(mPaw)、Cdyn、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耗(VO2)的影响均有显著意义,但两种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IPPV相比,PRVC通气模式能降低PIP,增加Cdyn和提高pa(O2),两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RVC更适用于ALI/ARDS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们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比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验证甲磺酸罗比卡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体重50~70kg,拟行上肢手术患者,男39例,女21例。入选患者均无局麻药过敏史,无服用肝素类  相似文献   
8.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心脏手术ASAⅠ~Ⅱ级患者 2 0例 ,麻醉前快速输入复方乳酸钠1 0~ 1 5ml/kg。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 1 0ml/kg ,同时经静脉输入等量的 4 %琥珀酰明胶。观察ANH麻醉前 (T0 )、血液稀释完成后 1 0min(T1 )、2 0min(T2 )、30min(T3 )的血液动力学、血浆ET和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ANH前后MAP、HR、SpO2 和ECG均较稳定。ANH后 1 0min、2 0min血浆ET水平分别为 (1 4 4 4 7± 1 9 1 7) pg/ml和 (1 5 7 1 7± 1 2 4 5 ) pg/ml,但明显高于ANH前的 (1 2 7 6 8±2 0 92 ) pg/ml(P <0 0 5 )。ANH后 1 0min、2 0min血浆CGRP水平分别为 (5 4 72± 2 5 6 5 )pg/ml和(5 5 32± 1 7 94 )pg/ml,也明显高于ANH前的 (4 4 6 2± 1 6 90 ) pg/ml(P <0 0 5 )。而ET/CGRP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近期血浆ET和CGRP水平均有一定的增加 ,但ET/CGRP比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同时心血管反应不明显 ,表明血浆ET和CGRP的动态平衡对ANH时的循环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及心肌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 方法  12~ 14周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A组 (对照组 ,注射 0 .9%生理盐水 ) ,B组 (低剂量异丙酚 )和 C组 (高剂量异丙酚 )静注异丙酚 5 m g/kg诱导麻醉后分别静脉持续 30 min注入异丙酚 30、6 0 m g·kg- 1 · h- 1 。总容量均相同 ,记录未注药时、注药后 2 ,10 ,2 0 ,30 m in的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DBP)、心率 (HR)及呼吸 ,测定血浆及心肌 ET、CGRP的含量。 结果 组内比较 :B组各时点血压、心率无差异(P<0 .0 5 ) ;C组随时间的延长 ,2 0 ,30 min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 0 .0 1)。组间与 A组比较 :各组基础值无差异 ;B组仅在 2 ,10 m in时 HR下降 (P<0 .0 5 ) ;而 C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0 .0 1) ,且 HR随时间的延长与 A组的差异明显增加 ,30 m in时 P<0 .0 0 1;B组和 C组血浆中 CGRP增高、ET下降 ,C组改变显著 ,心肌中 CGRP、ET无变化。 结论 异丙酚促进 CGRP释放 ,抑制 ET的释放 ,通过改变 CGRP/ET的平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降血压 ,减慢心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 mRNA和原癌基因bcl-2在大鼠内毒素性休克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山莨菪碱、地塞米松对肺的保护作用. 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Ⅰ组(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Ⅱ组(休克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Ⅲ组静注山莨菪碱4 mg/kg后0.5 h再静注LPS 5 mg/kg;Ⅳ组静注地塞米松4 mg/kg后0.5 h再静注LPS 5 mg/kg.观察5 h后取肺组织测定ET-1 mRNA和bcl-2. 结果肺组织ET-1 mRNA表达,Ⅲ、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Ⅰ、Ⅲ、Ⅳ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cl-2阳性细胞率Ⅱ组轻微增加,Ⅲ、Ⅳ组显著增加,Ⅰ组阴性表达. 结论 ET-1 mRNA和bcl-2可介导大鼠内毒素性休克时肺的损伤.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可能是通过抑制ET-1 mRNA的表达和促进bcl-2的表达而起到对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