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ing care mode to depressive symptom and life quality in eld- erly fall-related patients. Method 180 elderly fall-rela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86 cases of experimen- tal group and 94 cases of control group by coin tossing. Two groups both received conventional care, fall assessment and prophylaxis care, instruction of discharg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ntinuing care within 1 years after dis- charge from hospital. Geriatric depressionscale was used to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3 and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and also SF-36 scale in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Result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3 and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0. 001), total and other 7 dimension score of SF-36 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except RE dimension score(P〈0.05). Conclusion Continuing care mode can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 in elderly fall-related patient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护理技术操作[1] ,已在抢救危重患者 ,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静脉留置针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 静脉留置针的种类早期的静脉留置针非一次性用品 ,分外套管与针芯两部分 ,穿刺前需用普通针头刺破皮肤作隧道[2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静脉留置针的制作工艺更为精细 ,设计更为科学 ,且均为无菌密封包装。目前临床应用的静脉留置针 ,依据构造不同分为直针式和头皮针式两种 ,依套管内径与长度不同又分为多个型号 ,有的留置针上还带有静脉注药口 ,可直接与注射器衔接 ,便于注射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记录在案的110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纳入档案顺序随机分成常规干预组(A组,n=53)和奥马哈系统干预组(B组,n=57)。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SDS指数、SAS评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DS指数、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B组干预后的SDS指数、S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干预后,B组的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干预方案用于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加快工作效率,实现护理质量零缺陷管理.方法通过“一站式”工作方法,改进移床工作的流程,采用一名护士全程执行移床中床号更改等工作,减少中间护理人员协助环节,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结果简化了移床流程,服务一站到位,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使护理移床工作零缺陷发生.结论“一站式”工作方法的运用,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和减少了护患冲突,保证病人安全,实现精致护理.  相似文献   
6.
褥疮的防治至今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绝大多数褥疮可以预防,但不能把所有的褥疮的发生都归咎于护理不当,如脑血管疾病、截瘫、截肢等,可因丧失感觉的部位循环不良且持久同一姿势,或病肢丧失了交感性张力致循环淤滞,以及营养不良及恶病质病人因软组织的消耗,引起肌肉消瘦脂肪垫减少而不能缓冲压力,从而失去了保护作用,同时自身修复亦困难。另外,有些病人家属不配合护理工作,认为只要病人无不适感,总以打扰休息为由拒绝护理人员为其更换体位等等,这都是易发生褥疮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针对临床上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褥疮病人,笔者应用联合药物治疗褥疮,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跌倒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60例老年跌倒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再跌倒、跌倒致伤情况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再跌倒率及跌倒致伤率分别为13.75%、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2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SF-36分别为(96.11±7.26)分、(82.57±7.14)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增加,治疗后观察组GDS为(8.51±4.05)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G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跌倒患者二级预防可降低再跌倒率及跌倒致伤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FMEA对截瘫患者引起压疮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截瘫患者引起压疮的原因,通过计算危机值(RPN)提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整改后截瘫患者压疮预防流程的风险RPN下降了65.3%,压疮发生率为零(P<0.05)。结论 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应用于压疮预防流程,能在压疮发生前进行有效预测、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9岁,因主动吞食木筷1根(约15cm长)10h伴胸闷、胸痛,于2002年3月7日13时急诊入院。查体:T38℃,P100次/min,R30次/min,Bp130/90mmHg。神志清,痛苦貌,端坐位,颈部活动受限,吞咽困难,颈软,甲状腺不大,双侧颈部肿胀明显,压痛阳性,胸廓对称,双侧胸前皮肤明显肿胀,颈、胸皮下均有握雪感.左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钡餐透视发现异物穿破食管壁,部分进入纵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中年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不断改进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和定期随访,并且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干预效果并找出前5位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效果老年组明显好于中年组(p<0.05),影响中年组干预效果的主要原因是:①应酬多无法坚持科学饮食;②生活无规律无时间锻炼;③不健康的人生价值观;④忘记吃药;⑤无不适症状自行停药.结论 常规干预对中年组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差,应针对个人的不同职业、习惯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