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性知识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方法对性知识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98.3%的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在护理操作中,面对性知识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63.5%的学生感到害羞、尴尬,采取回避的态度;老师对性知识的教育较少。结论开设系统的性教育选修课,将性知识及其相关问题的护理内容编入护理学基础教科书,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性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鼻饲法》多媒体课件,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癌痛知识与态度的状况,分析影响其知识与态度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32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平均答对率为48.32%±9.89%,及格率为0.62%;科室分科、床护比、有无癌痛随访、有无癌痛护理规范、科室癌痛培训、个人参加癌痛培训以及组织的重视程度对问卷得分有显著影响。[结论]肿瘤科护士尚存在癌痛控制知识不足、态度消极的状况,管理者可通过增加对癌痛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或增加人力配备来提升癌痛知识与态度,从而提升癌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网络探究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网络探究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组70名学生在基础护理学"常用注射法"的教学中,采用网络探究式学习;对照组7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研究组对网络探究式学习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常用注射法"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从回收的68份有效问卷分析,研究组64名(94.12%)学生认为网络探究式学习任务符合自身学习需要,39名(57.35%)学生认为新模式比传统教学方法好,21名(30.88%)学生认为效果差不多;学生对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得分为(3.32±0.7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对网络探究式学习的认识度和专业学习态度影响其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兴趣.结论:网络探究式学习可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理论是美国护理专家佩普罗(Peplau)于1952年提出的.Peplau认为,护理是一种治疗性的和人际间的过程,护士与病人的互动关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对59名护理本科生在实施渗透式双语教学课前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课前78.0%学生主张渗透式,课后84.7%愿意继续使用该授课方式,59.3%的学生认为有益于专业词汇的掌握,69.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而15.3%学生认为可以激发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和主动性.结论渗透式是高效实用的双语教学模式.要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采取兼顾两头的措施,还要提高师资水平并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VAS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均较干预前增高,且干预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动脉疾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压力、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的总体情况,并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方便抽样方法,应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慢性肝病问卷(CLDQ)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调查162名慢性乙肝患者(观察组),并与108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观察组的压力和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在CPSS的得分较对照组高(P<0.01,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在WHOQOL-BREF的4个领域和CLDQ的6个维度的得分均与压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压力和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较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压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