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置换术的早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采用羟基磷灰石(HA)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钛合金HA涂层股骨柄假体行无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一次行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检查,其中44例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的骨密度(BMD)检查。结果术后X线片提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随访2~5.5年,平均3年。髋关节功能从术前Harris平均评分32分(25~52分)恢复至最后随访时的平均96分(85~100分),至今无一髋表现股区痛或需行翻修手术。术后1年内的X线片测量显示:<1.5mm下沉者7髋,其余均无假体下沉。至今无一例显示股骨近端或髓内骨溶解,也无一例显示假体松动。DEXA检查显示BMD在术后下降,然后迅速恢复,3~6个月后可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其中Ⅱ、Ⅵ区的BMD增加速度最快,有时甚至高于对照侧。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结论近段HA涂层能增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促进早期骨长入和骨性生物学固定,阻止聚乙烯磨屑的髓内移行和骨溶解,故用于无骨水泥全髋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LTHA)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16例16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6~71岁(平均45岁)。首次骨折治疗:非手术6例(非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手术组)。LTHA术前诊断:创伤性关节炎(PA)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NFH)5例,PA合并股骨头脱位5例。伤后至LTHA的时间为4个月~20年。假体选择与固定:采用陶瓷-陶瓷假体9例(陶瓷组),金属-聚乙烯臼假体7例(金属-聚乙烯组)。全部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结果无感染、脱位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示臼杯覆盖固定以及股骨柄假体初始固定均优良。随访2~10年(平均6年)后,优12例,良2例,尚可2例(因原合并坐骨神经伤未恢复),至今无1例假体翻修或需要翻修治疗。结论①LTHA是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治疗方法;②髋臼骨折经手术治疗失败后的LTHA,由于广泛瘢痕、异位骨化、以及内固定阻挡等原因,手术难度显著大于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③采用非骨水泥固定以及采用界面耐磨损材料假体是改善LTHA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应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18处)中青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随访2~12个月(平均6.3个月),结果优11例12处.良3例4处,可2例2处,仅2例3处出现针道浅表感染,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认为外固定支架治疗中青年高能量所致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T成像技术结合计算机编程能否定量评估生物型锥形柄与股骨髓腔的初始固定质量.方法 选择30例A型或B型股骨髓腔行生物型锥形股骨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拍摄术后2周内患髋正、侧位X线片,再运用CT进行横断面平扫,扫描条件:140 kV,层厚为5 mm,窗宽为2000,窗位为800.获得横断面图像后运用计算机编程将股骨柄按长度自上而下平均划分为1、2、3、4区,计算股骨柄各区与股骨髓腔压配接触的松质骨或皮质骨的表面积.将股骨柄与松质骨或皮质骨的距离小于0.5 mm界定为压配接触. 结果 X线片及CT横断面均显示股骨柄在股骨髓腔中可获得三点固定,即股骨柄在股骨近端的后侧、股骨柄中部的前侧及股骨柄远端的后侧获得与股骨髓腔皮质的直接接触.股骨柄与松质骨的压配接触而积在1~4区分别为1716、1003、574、269 mm~2.股骨柄与皮质骨的压配接触面积在1~4区分别为147、106、65、0 mm~2.股骨柄与股骨髓腔总的压配接触面积从1~4区逐渐减少,分别为1863、1109、639、269 mm~2,分别占股骨柄表面积的22.9%、13.6%、7.9%、3.3%. 结论 运用CT成像技术结合计算机编程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出股骨柄与股骨髓腔的压配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准确定量地评估生物型锥形柄与股骨髓腔的初始固定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福州市正常人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年龄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 2 46例年龄在2 5~ 45岁的健康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 ,并探讨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男、女性前臂峰值骨量分别为 0 .5 77± 0 .61 g/cm2 、0 .496± 0 .0 3 7g/cm2 ,均出现在 3 0~ 3 5岁年龄组 :峰值骨量形成前后 ,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果表明维持一定的体重对于提高峰值骨量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股骨近端解剖参数和髓腔形态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分析比较两种髓腔形态的界定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4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所拍摄的患髋正、侧位X线片,测量股骨近端解剖参数,并分别运用Dorr分类法和Noble分类法对髓腔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1)男性股骨近端解剖参数与年龄无相关性.(2)女性股骨小转子中点下方10 cm处的髓腔内径、髓腔峡部处的髓腔内径、股骨髓腔峡部与股矩峡部比值与年龄呈正相关.(3)女性股骨小转子中点下方10cm内、外侧皮质厚度、皮质指数、股骨近端髓腔开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4)根据Dorr分类法股骨髓腔形态分为A型13例(29%)、B型20例(44%)、C型12例(27%).根据Noble分类法股骨髓腔形态分为香槟酒瓶型4例(9%)、正常型34例(76%)、烟囱型7例(16%).结论 男性股骨髓腔形态不随年龄而发生变化,女性股骨髓腔形态随年龄增长而增宽.Dorr分类法中的C型包含了Noble分类法中的烟囱型和部分正常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运动对正常青壮年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的影响,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福州市246例年龄在25-45岁健康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探讨骨密度与运动强度及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峰值骨量形成以前运动强度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肢体承重性运动者骨密度最高。提示适当增加青少年人群的肢体承重性运动,有助于提高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CroweⅣ型先天性髋脱位采用小臼杯置换和髋臼加深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4例(16髋)患者,其中男2例,女12例;单髋12例,双髋2例;年龄38-75岁,平均4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rowe分型标准的Ⅳ型诊断。手术指征:因髋关节严重疼痛和下肢不等长影响日常行走和活动者。臼杯均采用金属杯+聚乙烯内衬组装设计,外径42-44mm,内径22.225mm,聚乙烯内衬厚6~7mm,其中Duraloc(Depuy,Warsaw,USA)10髋,PressfitSⅡ(LINK,Germany)6髋。全部患者均采用髋臼内壁磨锉加深,以改善髋臼对臼杯的覆盖,无一例因臼杯覆盖不满意而采用大块骨植骨加盖。评定指标: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均采用Harris标准评分,臀中肌按5级肌力标准和Trendelenburg征检查。术后X线摄片检查包括臼杯的固定区域(真臼区的大小和位置按Ranawat三角测量法确定)、覆盖度(以臼杯最内和最外缘距离的百分率表示)以及外展角等。结果:术后X线摄片显示臼杯负重区获髋臼覆盖达98%以上,臼杯平均从Ranawat三角内移(5.8±1.2)mm,上移(6.2±1.7)mm。随访3-9年,髋关节功能从术前的25~32分改善至手术后1年的90~98分。X线片显示:加深后的髋臼内壁缺损和骨水泥覆盖区均在手术4-8个月后获骨性愈合,聚乙烯内衬线性磨损率每年(0.10±0.03)mm,至今无一髋需行翻修术治疗,也无一髋假体显示有肯定松动或可能松动以及骨溶解。结论:采用小臼杯置换与髋臼加深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脱位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CroweⅣ型成人髋脱位采用股骨转子下叠加缩短截骨行全髋置换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8例(11髋)CroweⅣ型成人髋脱位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40-57岁,平均48岁;单髋5例,双髋3例;先天性发育不良7例,陈旧性髋关节结核1例。假体臼杯为金属杯+聚乙烯内衬设计,其中Duraloc(Depuy,Warsaw,USA)8髋,Pressfit SⅡ(LINK,Ger-many)3髋。股骨柄假体采用AML(Depuy,Warsaw,USA)4髋,Summit(Depuy,Warsaw,USA)4髋,Ribbed(LINK,Germany)3髋。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手术均采用股骨转子下叠加缩短截骨,并附加断端“V”形截骨,其中6髋因最小号股骨柄假体置 入困难,而附加股骨劈开成形术。结果无一例发生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无一例行臀大肌或臀中、小肌等短肌松解。转子下平均缩短截骨长度为4.5cm(4~6cm),无一例因截骨过短,导致股骨头假体复位困难或坐骨神经牵伸伤;也无一例因截骨过长,导致股骨头假体松弛性脱位。术后X线片示臼杯均位于真臼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优良,截骨断端在3~6个月后均骨性愈合。测量显示患肢平均延长3cm(2.5~3.5cm)。随访3~7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的25~32分改善至1年后的90~98分。无一髋假体显示有X线松动和邻近骨溶解。结论股骨转子下叠加缩短截骨术可用于CroweⅣ型成人髋脱位的全髋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3种方法治疗J/BⅡa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用非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切开复位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J/BⅡa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15例中,有9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4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LuazzCano疗效评定标准,3种方法的优良率分别为48%、86%和93%。经χ2检验,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手术组之间临床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中克氏针松动致针尾浅表感染6例,分离移位致成角畸形14例,不愈合3例。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组中,延迟愈合1例,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果表明,J/BⅡa型锁骨远端骨折以手术治疗尤其是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