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7月1日~2002年12月31日43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0/43),术后30d死亡率4.7%(2/43),术后总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32/39)、51.7%(15/29)及31.3%(5/16)。结论:同时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肺癌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本院1989年7月—1999年8月,52例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1/52),主要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术后30天内死亡率5.8%(3/5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44/49)、56.7%(17/30)及33.3%(7/21)。结论: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又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30天内死亡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食管、肺同期双原发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2岁,因进食阻挡感2个月,伴有胸背部胀痛不适1个月,于1997年10月8日收住院,患者能进半流质饮食。既往有“急性肺炎”病史。吸烟史50年,20支/日。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食管钡餐透视显示:第6~8胸椎可见约8.0cm长的粘膜中断、消失,...  相似文献   
4.
李鹏  李道堂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1):1669-1672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是1996年克隆确定的一个人类基因,它是作为一个候选抑癌基因被提出的,它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属于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家族,定位于染色体3p14.2区域,其cDNA长1095bp。经研究发现FHIT基因的主要作用为:1)FHIT可诱导细胞凋亡。2)FHIT蛋白可能通过泛素结合酶来调控细胞周期。食管癌是人类常见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所以研究其早期诊断方法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在研究食管癌的发生与FHIT基因的关系时发现:食管癌在早期阶段大都有FHIT基因的表达缺失。而FHIT基因的甲基化是其中的重要机制,其甲基化是FHIT基因失活的前提。同时,研究发现监测FHIT基因表达缺失对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约占肺癌的 70 % ,就诊时多属中晚期 ,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与组织学类型、病变分期有关。近年来多数研究结果证明 ,细胞角蛋白 19(CYFRA2 1-1)在肺癌患者的血清含量中最高 ,尤其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更明显。为此 ,我们使用法国 CIS公司提供的 CYFRA2 1-1试剂盒 ,检测了 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 CYFRA2 1-1含量 ,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79例中 ,男性 5 8例 ,女性 2 1例 ;年龄2 5~ 74岁 ;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鳞癌 3 5例 ,腺癌 3 3例 ,其他类…  相似文献   
6.
<正>生物节律性(biological rhythms)是指机体内部从分子细胞,器官以及行为的各种水平的生命活动均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有规律地循环往复周期性运动。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都存在生物节律性,它通过协调机体的生理、生化和代谢过程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1]。在哺乳动物中,生物钟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前部的视交叉上核(SCN),生物钟通过眼睛的特殊光感受器感受昼夜光强度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clin D1及Ki-67表达是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有关。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 D1及Ki-67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及Ki-67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3%(37/63)和65.07%(41/63)。Cyclin D1和Ki-6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呈正相关,表达正常者1、3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者,P=0.0001。Cyclin D1及Ki-67的袁达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指出Cyclin D1及Ki-67袁达增高是显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Cyclin D1及Ki-67可作为预后因子,其表达与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有关,可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4月至1993年5月,我们应用上海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胃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155例,效果满意,并发症:术后4小时死于心肌梗塞1例。吻合口瘘9例,吻合口狭窄5例。切口感染4例。本文对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讨论。作者认为: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糜胸的成因、诊断、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2月~1998年11月,我院行食管癌手术1203例,并发乳糜胸11例,采取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10例痊愈、1例同时并发乳糜腹和胸内吻合口瘘,术后第30天死亡。结论:乳糜胸应根据胸腔引流量合理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MTA1基因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军  李道堂 《山东医药》2010,50(47):111-112
研究证实,肿瘤转移涉及多种基因及其产物参与。目前一些转移相关基因已被分离。其中MTA1基因是最新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表达上调。现将MTA1基因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