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中毒救治中应用临床急救护理路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完善的急性中毒病人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使病人享受超前、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急救水平。方法将82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按预定好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配合,对照组按常规的抢救程序进行急救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在急诊科救治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医疗纠纷发生率、在急诊科救治时间方面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急性中毒救治过程中应用临床急救护理路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动力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CVP监测则是血液动力学监测中基本而常见的一种监测手段,同时可借其静脉通道作为接受大量输液的途径,因此广泛应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中。现将我院急诊科1995年6月~1998年8月所进行的7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动态CVP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7岁,平均43岁;创伤性休克32例,占42.1%;烧伤性休克23例,占30.2%;上消化道出血17例,占22.4%;宫…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操作 ,特别是在抢救重危病人时要求护士以最准确和最快的速度来完成操作 ,保证抢救过程中静脉通畅使其能快速补充液体及给药 ,而传统的静脉直接穿刺针则往往难以满足此要求。为此 ,我院急诊科采用远端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通过临床实践证明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能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有效的配合医师治疗 ,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从 1 998年元月开始 ,对院前急救采用远端静脉留置针穿刺 996例 ,其中心源性休克 36 9例 ,颅脑外伤2 1 0例 ,胸腹复合伤 1 2 6例 ,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抢救仪器的应急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危重病抢救的主要场所。危重病的抢救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活动,其特殊在于它对速度和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抢救的迅速和准确,抢救仪器时刻均处于应急状态(最佳备用状态),为此对抢救仪器制定了应急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前急救与转运的最佳途径。方法 :缓解疼痛 ,持续给氧 ,建立静脉通道 ,进行心电图监测 ;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应急准备。结果 :2 5例在发病后 30~ 45分钟得到救治 ,成功抢救 2 3例 ,占 92 %。结论 :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护 ,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在转运病人途中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常见呼吸机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蔓玲  梁卫娟 《现代护理》2002,8(7):556-557
随着呼吸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呼吸机的各种报警参数日益增多。只有合理地设置和调节这些参数 ,才能充分发挥和保障呼吸机的临床作用 ,预防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 。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 ,由于病人和人为因素均可引起呼吸机报警。为了能够有效的判断并及时准确处理各项报警 ,对16 2次呼吸机报警原因分析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出现报警 2~ 4次的病例93例。患者分别为呼吸心跳骤停 ,严重多发伤 ,颅脑外伤、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 ,均使用美国纽帮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纽帮E10 0i呼吸机。呼吸机与病人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呼吸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呼吸机的各种报警参数日益增多.只有合理地设置和调节这些参数,才能充分发挥和保障呼吸机的临床作用,预防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由于病人和人为因素均可引起呼吸机报警.为了能够有效的判断并及时准确处理各项报警,对162次呼吸机报警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PT)是抢救上呼吸道堵塞和部分咽、喉、口腔、颅脑等手术患者,维持呼吸通道通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抢救重危患者的重要急救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放置气管导管能有效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目前多使用一次塑料性气管导管,并逐渐取代金属套管。因为一次性气管导管具有气囊,固定性好,密闭性好,可以连接呼吸机,防止食物及胃肠道消化液反流误吸,操作简便等方面明显优于金属套管;  相似文献   
9.
急诊洗胃过程中牙垫固定洗胃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蔓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17):24-24
目的 探讨牙垫在急诊洗胃中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 将96例服毒需急诊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胶布固定胃管,观察组用经口气管插管中固定气管导管专用的一次性牙垫固定胃管.结果 观察组胃管脱落或被咬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洗胃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牙垫固定胃管,可缩短洗胃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时效意义上探讨"急诊-留观-院外序贯治疗护理"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意义和经济价值.方法8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随机分为A、B 2组,A组给予"急诊-留观-院外序贯治疗护理",B组给予"急诊-住院"模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愈天数)、治疗费用.结果A、B 2组治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的治疗费用较B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诊-留观-院外序贯治疗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住院时程,节省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