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普通吸引器刮吸法行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2011年12月,对10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病程1 d~2周,其中62例病程>3 d。三孔法44例,四孔法62例。用腹腔镜普通吸引器边钝性分离胆囊颈管和胆囊床,边吸引保持术野清晰,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和止血,胆囊颈管结扎或缝合处理,38%(40/106)留置温氏孔腹腔引流管。顺利完成手术105例,1例因胆囊颈管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2~86 min,平均56 min;出血量45~150 ml,平均86 ml。术后胆漏4例,1例行鼻胆管引流1周痊愈,3例腹腔引流3~7 d痊愈。认为使用普通吸引器刮吸法可以较清晰地显露胆囊周围各层间的解剖关系,使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手术变得更安全和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280例,根据手术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60例,两组都采用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ALT与AST值都有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只有ALT有明显波动(P〈0.05)。结论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微创治疗有更好的效果,对于肝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 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术中置空肠造瘘管术后常规EN方法,观察EN实施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2例病人中,21例痊愈,1例死亡。痊愈患者中,未出现胰瘘和胃肠吻合口瘘,肠道功能均在 3~5d内恢复,并逐步恢复经口进食。术后出现胆瘘1例,经有效的引流后痊愈;肺部感染2例,经抗感染后治愈;1例死亡患者因胰瘘并腹腔感染致腹腔内反复出血而衰竭死亡。结论 采用空肠造瘘管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EN支持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固定补片和缝合补片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拟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实际手术治疗情况,将其分为A组(自固定补片,46例)和B组(缝合补片,40例)。观察和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 结果A组手术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但2组术后卧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止疼药使用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疼痛均达到高峰,此后随着时间推移,疼痛情况明显好转(P<0.05),其中A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自固定补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出血量,术后短时间内疼痛感更轻,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典恒温法对溴化异丙阿托品雾化液的稳定性及有效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溴化异丙阿托品的分解符合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其反应速度常数K~(250)=5.3412×10~(-3)day~(-1),反应活化能E=9.802Kcal·mol~(-1)。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1990~2004年我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合近年文献,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56例均行手术治疗,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Ⅰ期行横结肠切除5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26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上段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Hartmann造口术)、远端关闭待Ⅱ期吻合术12例,其中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1例行回肠横结肠捷径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呼吸衰竭及心肌梗死各1例,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死亡2例,病死率为3.57%。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选择合适的术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对于左半结肠癌或上段直肠癌致肠梗阻,做好术中的肠道减压及灌肠、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苏明 《中国新医药》2003,2(12):136-136
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医疗卫生行业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与老百姓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这次抗“非典”的特殊战斗,充分体现了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勇敢与奉献。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是哮喘治疗的根本.目前激素是抗炎治疗的最好药物,吸入激素是治疗哮喘的第一线药物.由于全身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用吸入激素的依从性问题,使得哮喘的控制至今尚不理想.2001年5月-2003年5月,笔者应用得宝松穴位封闭,然后用倍氯松气雾剂吸入治疗重度(Ⅳ级)支气管哮喘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了富马酸酮替芬雾化液的处方,并用初均速法对该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为117.3kJ.mol^-1,有效期τ^25℃0.9为3.2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cadherin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方法,对52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Ecadherin进行检测。【结果】Ecadhe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率为40.4%;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低表达率60.7%,高于无转移者的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低表达者3年生存率为28.8%,而高表达者为65.6%,两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herin在大肠癌进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