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向新加坡医院学管理新加坡医院高级管理7天的学习日程安排极为紧凑,学习方式主要有听课和参观两种方式。借此机会我们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与新加坡管理学院的教授们分享新加坡在医院管理、人文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培训安排了"新加坡医疗改革与医院管理发展之路、优质服务6+6、领导与执行、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医院核心竞争力培养"5个方面的专题讲座,管理学院接待的种种细节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满意值得每一位学员思  相似文献   
2.
非洲黑人产妇与国内产妇会阴裂伤情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我国产妇的会阴裂伤率及侧切率 ,提高自然分娩率 ,保护孕产妇享有生殖健康。方法 :统计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安布翁贝县医院住院自然分娩的黑人产妇与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 ,对比分析。结果 :非洲黑人妇女会阴裂伤率明显低于我国妇女。结论 :会阴裂伤率的高低除了产妇的种族差异以外 ,助产人员的接生方式 ,产妇的情绪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脐腹壁内三通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为11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分别行经脐单套管三通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及经脐腹壁内三通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改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24 h使用镇痛剂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均于4 d出院。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使用镇痛剂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95~145 min,平均(120.25±18.95)min;改良组手术时间40~70 min,平均(55.71±9.7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套管三通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器械平行置入,前端狭小术野内腹腔镜、抓钳及主操作器械运动时相互干扰,难以相互配合,多顾此失彼,且易漏气,造成手术困难、时间延长。经脐腹壁内三通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器械间的距离相对增加,相互干扰减少,操作空间亦相对增加,腹壁组织相对柔软,操作较灵活、漏气少,安全可行。相对传统LC而言,单孔手术操作困难,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但术后腹壁无明显可见疤痕,美容效果极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率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156例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所有病例按心率分为<60次/分,60~69次/分,70~79次/分,80~89次/分,90~99次/分及≥100次/分共6组。对所有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EAML CT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8岁和49岁,1例上腹部疼痛,另1例因右侧下腹部包块就诊时偶然发现.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CT表现:肿瘤分别位于肝Ⅱ/Ⅶ段;平扫均呈稍低密度,其中例1内见少量脂肪成分;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呈“快进慢出”、“快进快出”强化方式,动脉期均可见增粗、迂曲的供血血管影;病例1动态增强示大片边界清楚的囊性密度区.结论 肝脏EAML CT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富血供、含少量或不含脂肪成分,内部可见边界清楚的囊性密度区.病灶缺乏脂肪成分、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时易误诊为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正> 腹部闭合伤常为多脏器损伤,伤情复杂,几乎都存在休克,死亡率高。尤其象我县这样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较特殊,群众中交通规则意识较低,交通事故所致的腹部闭合伤较多,且逐年增加。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我们护士配合抢救极为重要。每一个护士都必须熟练地掌握所有的抢救过程及技术,才能提高抢救效率。现将58例闭合性腹外伤术前术后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芳云  唐秉航   《放射学实践》2009,24(2):231-232
病例资料 患者,女,33岁,1周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胸痛,为持续性隐痛.并向右背部放射,伴阵发性干嗽,咳嗽剧烈或用力呼吸时疼痛加剧,无咽痛,无畏寒发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腺癌浸润前病变与ⅠA期肺癌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20年1月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为IA期以下肺腺癌的患者147例,其中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  相似文献   
9.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对照分析。方法 共200例患者纳入研究。10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的患者分为2组:(1)心率≤70次/min( bpm )50例,数据采集时间窗设在心动周期的75%期相(A组);(2)心率>70 bpm 50例,数据采集时间窗设在心动周期的45%期相,包含5%宽容度(B组)。另外100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患者亦分为2组:(3)心率≤70 bpm 50例,最大管电流输出设在75%期相(C组);(4)心率> 70 bpm 50例,最大管电流输出设在45%与75%期相(D组)。所有患者由数字表法随机分组。采用4分法半定量分析冠状动脉节段及整体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图像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辐射剂量;并对100例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平均心率进行ROC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在共2338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优秀或良好(评分1或2分)者A组中达到96.5%( 585/606),B组为77.7%(445/573),C组为96.1%( 548/570),D组为85.7% (505/589),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351,P>0.05);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6,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ROC分析及相关分析显示,平均心率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密切相关(r=0.577,P<0.01),平均心率78 bpm可做为满足诊断图像的最高临界点心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P<0.05)。A组[(2.6±0.5)mSv]相对C组[(10.6 ±2.3) mSy]平均辐射剂量减少75%,B组[(4.0 ±0.7) mSy]相对D组[ (13.0±1.4) mSy]平均辐射剂量减少69%。结论 256层CT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成像可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似的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并可应用于高心率检查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56层CT前瞻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ECG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患者分为3组:A组5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关闭ECG电流调控;B组5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开启ECG电流调控;C组60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横轴面扫描,心率≤70次/分(32例)时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