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非增强多对比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 月至2018 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颈动脉狭窄接受治疗的181例病人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颈动脉斑块性质与CAS术后脑梗死病灶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接受CAS手术病人181例,其中术后63例(34.8%)出现无症状性新发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2例(1.1%)出现有症状性脑梗死。病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内出血是预测CAS术后的无症状DWI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IPH)(亚急性期IPH vs. 无IPH:OR=9.393;95%CI 4.431~19.911)。结论 术前应用非增强多对比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斑块成分进行评估可以发现斑块不稳定成分,对CAS手术病例的选择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70岁,因"不明原因右侧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于2010年5月5日入院,患者无发热、寒战、腹痛症状,外院CT血管造影(CTA)提示肾下腹主动脉瘤及髂动脉瘤(图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术前诊断为:肾下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瘤.2010年5月12日在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下显露双侧股总动脉,静脉注射50 mg肝素,双侧股动脉均放置动脉鞘.经右侧7 F鞘导入0.035"Terumo导丝和5 F Omni Selective导管至右髂内动脉.经该导管置钢圈(5 mm×8 mm)3枚栓塞右髂内动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控氯吡格雷代谢活性相关基因CYP2C1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共纳入单纯行股浅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ASO患者(TASCⅡA-C)74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5 d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按照是否携带CYP2C19等位基因缺失型分为LOF携带组和LOF非携带组,同时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反应性。术后1、3、6和12个月分别评估支架的通畅程度。 结果50例(67.6%)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8 ± 2.1)个月(1 ~ 30个月)。携带组患者与经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的血小板反应性降低相关(P = 0.022)。携带1个或2个CYP2C19等位基因缺失型[CYP2C19*2和(或)CYP2C19*3]患者可增加下肢再缺血事件的发生(P = 0.008、0.002)。两组患者12个月支架总通畅率为56.0%,LOF携带组和LOF非携带组分别为34.6%和73.1%(P = 0.006)。ADP途径血小板反应性与再缺血事件具有相关性(P = 0.012)。 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ADP途径血小板反应性密切相关。CYP2C19等位基因缺失型是预测ASO腔内治疗后再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高危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瘤(de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DTAA)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我科24例高危DTAA患者行EVAR诊治经过、结果和并发症。所有患者因动脉瘤部位、破裂、高龄或严重合并症而不适合行开放手术。EVAR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每年行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技术成功(100%)。围手术期死亡2例(8.3%),分别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2例(8.3%)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1例(46%)术后即时造影显示近端Ⅰ型内漏,其中3例内漏量大,行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8例随访观察。1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0个月(平均18.6±4.2个月)。1例患者术后4年发生支架型人工血管移位并发Ⅰ型内漏,1例术后2年出现迟发性Ⅲ型内漏,均成功行EVAR。1例死于结肠癌。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CT证实瘤腔内完全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和内漏。随访期间动脉瘤最大直径缩小0~18 mm(平均6.3±3.1 mm),4例辅助性动脉旁路在随访期间人工血管均通畅。结论EVAR治疗高危DTAA早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尚可接受,对某些病例可能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静脉腔内技术的发展,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远期通畅率,同时对症状与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然而,传统的静脉造影却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信息,血管内超声(IVUS)则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IVUS不仅可以完整显示病变狭窄程度和范围,还可以指导术中的支架选择及引导支架释放,提高手术疗效,是IVCS腔内治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临床工具。  相似文献   
6.
对比剂致患者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和腔内治疗过程中对比剂所致胰腺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0年12月至2010年1月10年来进行血管造影和腔内治疗后发生对比剂所致胰腺炎的病例.记录伴存疾病、发生胰腺炎的时间、胰腺炎的特点、治疗的手段和预后;查找相关的文献,结合病例特点,分析对比剂所致胰腺炎可能的原因、对比剂所致胰腺炎的特点、治疗特殊之处及预后.结果 10年共发生对比剂所致胰腺炎3例.1例为青年男性,因肾动脉狭窄行肾动脉造影,术后出现腹痛,检查证实为水肿型胰腺炎,经药物治疗后痊愈.1例为老年男性,因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行肾动脉和腹主动脉造影,术中出现腹痛,检查证实为水肿型胰腺炎,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治疗过程中因突发心梗而死亡.1例为老年女性,因腹主动脉瘤术后内漏行腔内修复术,术后出现持续性腹胀,诊断为水肿性胰腺炎,经药物治疗后缓解不明显,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对比剂所致胰腺炎总的发病率较低,不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伴存疾病较多者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非环状重度钙化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CAS手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非环状重度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估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支架内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