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收集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78例,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40例(内镜组),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8例(显微镜组)。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显微镜组(P<0.01)。两组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预后,内镜组预后良好率(75.0%)明显高于显微镜组(52.6%;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多中心统计其国内75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人数已达2000~2500万,而每年行全髋置换术(THA)患者约12万例,约8.9%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用THR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骨肿瘤等髋关节疾病已逐渐成为主流。在固定方法的选择上,非骨水泥(cement less)作为髋臼假体的固定方法已被广泛接受[1]。但股骨假体的固定方法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其焦点在于骨水泥(cement)固定与非骨水泥固定两者的疗效比较上。笔者就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TH…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16型螺旋CT机,对46例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和移位程度,并发现X线摄片漏诊的肩盂、肩胛冈、肩胛骨外侧缘骨折各一处。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7例行手术治疗,疗效均满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很直观地显示复杂形态骨关节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的正确评估和分类;对手术人路的确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基底节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住并手术治疗的重症自发性基底节血肿患者共54例,其中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2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28例,术前进行IC H评分,术后48小时内复查头颅C T ,计算血肿残余量,术后3月进行预后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分。结果两组术前IC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小骨窗组死亡2例,大骨瓣组死亡3例,两组死亡原因均为术后并发症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DL评分预后良好率:小骨窗组为76.9%,大骨瓣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自发性基底节血肿患者创伤小,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简称维族)烟雾病病人血清异常表达的miRNA。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救治的8例维族烟雾病与8例维族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样,运用高通量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血清miRNA,筛选差异表达水平大于1.5倍的miRNA,然后利用targetscan软件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和分析。结果 发现54个差异表达的miRNA,选择表达水平变化倍数R在0.67~1.5的差异表达miRNA共4个,其中显著上调3个(miR-188-5p、miR-4284及miR-5100),显著下调1个(miR-6277-3p)。靶基因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族烟雾病可能与某类锌指蛋白有关。结论 维族烟雾病病人血清miRNA有异常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致病基因可能某类锌指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16型螺旋CT机,对46例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和移位程度,并发现X线摄片漏诊的肩盂、肩胛冈、肩胛骨外侧缘骨折各一处.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7例行手术治疗,疗效均满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很直观地显示复杂形态骨关节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的正确评估和分类;对手术入路的确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钠异常与颅脑损伤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12月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97例,根据CT表现,诊断为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脑内血肿32例及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所有患者在急诊室及入院后定期测量血钠,血钠<130 mmol/L或>145 mmol/L者为血钠异常。通过配对χ2检验,比较各类型颅脑损伤与血钠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者中41例(42.3%)出现血钠异常,其中18例(18.6%)出现高钠血症,23例(23.7%)出现低钠血症;在各类型颅脑损伤的血钠异常中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26.3%),急性硬膜下血肿11例(39.3%),脑内血肿12例(44.4%),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43.8%),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62.5%),颅脑损伤的类型与血钠异常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钠异常在中、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生率较高,但与颅脑损伤类型无相关性。在各类型中、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应当早期和全程检测血钠水平,并及时纠正,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的预后判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原始X线片表现与预后的关系,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4月至2004年2月保守治疗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459例,其中资料完整、随访时间大于9个月者211例,男82例,女129例;年龄17~81岁,平均54.2岁。Neer一部分骨折68例,二部分骨折39例,三部分骨折59例,四部分骨折45例。将原始X线片与随访9个月以上的X线片进行比较,按照自行设计的评估标准:Neer分型、骨折近端内侧干骺端长度、肱骨头相对肱骨干的位移、大转子相对肱骨干的位移、骨折内侧皮质的位移、肱骨头是否脱位、肱骨头是否劈裂,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各个标准对预后判断的准确程度。结果 79%的骨折近端内侧干骺端长度小于8mm的骨折、84%的内侧皮质位移大于2mm的骨折及68%的Neer四部分骨折预后不良。对于预后不良预测准确度最高的指标依次为骨折内侧皮质的位移大于2mm(准确度0.85)、骨折近端内侧干骺端长度小于8mm(准确度0.83)、Neer四部分骨折(准确度0.76),而头脱位(准确度0.64)、头劈裂(准确度0.64)、肱骨头相对肱骨干的位移大于10mm(准确度0.54)的预测准确度较差。结论 新的评估标准可为肱骨近端关节囊内骨折提供精确的预后判断,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吃代餐饼干,不吃节食、不运动就能减肥。”近年来,代餐食品层出不穷,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一股“代餐热”。然而关于“代餐食品当饭吃,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案例也频频被披露。社会上、网络上关于代餐的争议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0.
病灶刮除骨水泥充填术治疗骨盆四肢转移性骨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骨水泥病灶充填术治疗骨盆四肢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52例骨盆四肢转移性肿瘤患者,34例采用肿瘤刮除加骨水泥病灶充填或加内固定治疗,18例采用植骨或截肢治疗。术后随访生存时间、疼痛改善程度和生存质量。结果 随访5~62个月,术后1、2、3年生存率骨水泥组分别为91.2%、82.4%、52.9%,非骨水泥组分别为44.4%、22.2%、11.1%。术后1个月疼痛改善有效率骨水泥组为88.2%,非骨水泥组为33.3%。术后生存质量提高和稳定率骨水泥组为76.5%,非骨水泥组为33.3%。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骨水泥病灶充填治疗骨盆四肢转移性骨肿瘤能提高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