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削薄型带蒂随意、轴型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的效果。方法:应用薄型带蒂随意或轴型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伤17例,其中单指脱套伤3例,2指腹脱套伤2例,手掌部皮肤缺损4例,手背部皮肤缺损5例,单指或多指腹或指背缺损3例。结果:17例经术后3~8个月随访,皮瓣均一期成活,外形较为美观,均有一定的感觉恢复。结论: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业祥  鹿霞  张涛  李新福 《山东医药》2011,51(30):65-66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组,各52例,分别采用DHS、PFN内固定术治疗。术后4、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肢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手术率和病死率。结果 DHS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8个月,PFN组为4.2个月,两组相比,P〈0.05。术后4个月时,DHS组髋关节活动度为32°±1.6°,患者满意度为84%,髋关节功能评分为(47.1±1.5)分,PFN组分别为34°±2.6°、87%、(50.3±2.1)分;术后12个月,DHS组分别为35°±2.1°、90%、(54.3±3.3)分,PFN组分别为42°±1.8°、96%、(56.2±1.4)分。DHS组发生5例并发症,PFN组发生3例并发症两组相比,P〈0.05。两组再手术率及病死率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内固定术较DHS内固定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环抱器治疗尺桡骨双骨折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多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 6 %。传统治疗方法较多 ,易引起骨不连 ,骨折畸形愈合 ,前臂旋转活动障碍等并发症。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骨科应用环抱器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 4 8例 ,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4 8例 ,男 3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55~70岁,平均67岁。其中T12 10例,L1 8例,L2 5例,L3 3例,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同时通过手术节段x线测量计算伤椎的高度恢复率及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0分钟,注入骨水泥平均3.8ml,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显著缓解,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1±1.5)分降至术后平均(1.2±0.4)分,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53.4±8.9)%升至术后的(83.6±10.2)%,椎体后凸畸Cobb角平均矫正9.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PK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矫正后凸畸形、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避免骨水泥渗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 聚髌器是一种髌骨爪形固定器,属于钛锦合金一种,在低温下做成某种变形后,加温可恢复原状,其抗蚀损性和相容性的实验结果是可喜的。聚髌器在髌骨骨折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我院1999年7月~2001年7月应用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随访26例,期限为半年,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现分  相似文献   
6.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8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9—48个月,临床优良率89.7%,腰椎滑脱复位率96.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椎体间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结论:RF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7.
李新福  刘勇 《脊柱外科杂志》2014,12(4):198-201,211
目的:观察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2例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行影像学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用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48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腰椎融合评价标准,Ⅰ级和Ⅱ级为80例(97.5%)。末次随访时,X线片、MRI检查发现4例螺钉松动断裂但已骨性融合(4%),2例植骨未融合,椎间隙高度降低(2%)。疗效评定优24例,良46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5.4%。结论减压融合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远期疗效肯定,但应把恢复该节段的稳定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院近2年来共收治9例陈旧性鼻骨骨折患者,现将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病程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2年。年龄18岁~23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鼻骨致伤原因:1例高处落下跌伤,4例被外物击伤,4例因车祸撞伤。 1.2 治疗方法 (1)麻醉:应用1%麻黄素喷雾塌陷鼻腔,使  相似文献   
9.
手指缺如的再造,方法很多,但对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中应用的报道甚少。2004年2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再造手指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