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公立医院日间手术实施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为日间手术开展数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某公立医院2020—2022年日间手术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公立医院3年间开展的日间手术术式以二级手术(43种)和三级手术(28种)为主。各专业学科实施完成的日间手术以肛肠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开展数量最多,其中肛肠外科日间手术人数占70.76%(2 285/3 229)。结论 在专业学科发展、日间手术管理体系、医疗服务保障方面仍需进一步健全,加强对日间手术管理路径中的薄弱环节建设,提升日间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2.
氧化锌纳米材料对小鼠混合培养的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对不同品系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影响。方法提取BALB/O和057BL/6小鼠脾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IL-2水平的检测及电镜观察来研究氧化锌纳米材料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结果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加入提高了淋巴细胞增殖率及上清液IL-2水平,电镜下可见纳米材料吸附于淋巴细胞表面并促进淋巴细胞间的接触。结论氧化锌纳米材料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了免疫应答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存在着一类高度保守的受体家族-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TLRs广泛分布在人类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尤其是在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和免疫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两种体外肝脏获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探讨体外肝脏灌流(ECLP)的灌注终止条件.方法 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在20~30 kg之间.受体均为正常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供体肝脏原位冷灌注,取下肝脏后4℃保存液保存;实验组(n=7)供体肝脏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观察体外肝脏一般情况、灌注时间、冷/热缺血时间、胆汁生成量、耗氧率和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体外肝脏平均灌注时间为(3.7±0.4)h,而实验组的平均灌注时间为(5.8±0.4)h,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体外肝脏的胆汁生成量随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耗氧率在灌流开始后先逐渐升高,在体外肝脏灌注末期急剧下降;两组在这两个指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切取获得的体外肝脏要优于冷切取获得的体外肝脏,胆汁生成量和体外肝脏耗氧率是体外肝脏灌注的终止条件简便而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ECLP)技术应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短暂替代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20~3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肝衰组(n=5),通过结扎肝脏血供和门体分流制备肝衰模型,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肝衰+ECLP组(n=5),受体为肝衰猪,供肝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ECLP灌注时间为4h,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正常肝+ECLP组(n=4),受体为正常猪,灌注方法同肝衰+ECLP组。观察受体一般情况、肝脏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受体血常规、血生化、血凝、血氨和TNF等指标。结果 肝衰组PT、AST、TNF、血氨、RBC和HCT值明显高于肝衰+ECLP组(P〈0.05);正常肝+ECLP组的FIB、AST、TNF和血氨的变化明显低于肝衰+ECLP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衰组受体的脑组织出现广泛的脑水肿,表现为神经元细胞问隙明显增宽,并有多数神经元细胞死亡;肝衰+ECLP组受体的脑组织也出现有脑水肿的表现,并有少数神经元细胞死亡,但较肝衰组轻;正常肝+ECLP组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基本正常。肝衰组和肝衰+ECLP组的受体肝脏病理检查可见大片肝细胞坏死,而正常肝+ECLP组受体的肝脏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结论 同种ECLP能有效地改善肝衰受体的体内环境,缓解症状.尤其是这种技术能缓解肝衰受体的脑水肿,而脑水肿可能是肝衰受体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但ECLP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存在。总之,同种ECLP技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ALF短暂替代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标本按病理表现分为5组:A(无排斥反应)组10例、B(轻/中度急性排斥反应)组10例、C(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组8例、D(慢性排斥反应/肝纤维化)组6例、E(正常对照)组10例。每例标本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Ras、p53蛋白检测和MAPK、Ras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MAPK、Ras蛋白表达在A、B和C组依次增高(MAPK分别为1.42±0.28,3.88±0.87,6.68±0.57;Ras分别为1.27±0.12,2.80±0.30,3.93±0.20),在D和E组降低(MAPK分别为1.49±0.37,0.88±0.20;Ras分别为1.47±0.21,1.01±0.12),p53蛋白表达在移植后各组均升高(A到E组分别为2.09±0.13,2.39±0.11,2.03±0.19,2.26±0.18,0.35±0.08);在MAPK和Ras组中,B、C组与A、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PK和Ras各组的F值分别为178.39和320.59,C、D组比较q=25.8,C、A组比较q=29.75,C、E组比较q=32.8,B、D组比较q=12.42,B、A组比较q=14.76,B、E组比较q=17.996,以上各组两两比较均P<0.001,Ras比较的结果与MAPK相似,各组p53比较,F值为360.08,其中E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均P<0.001。MAPK、Ras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呈现同步性。结论 MAPK途径和p53途径分别在肝移植后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不同方面承担保护肝细胞的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大鼠移植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独给以L-Arg组,环孢素(cyclosporine,CsA)组,CsA 加L-Arg组,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在移植心停跳后取血查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并将移植心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的存活时间分别为对照组(11.1±1.2)天,L-Arg组(14.4±4.1)天.CsA组(57.0±1 8.8)天,CsA加L-Arg组(115.9±43.3)天.给予-Arg组血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对照组(121.14±1 5.78)μmol/L和CsA加L-Arg组(132.85±14.40)μmol/L比给予普通饲料组的对照(83.86±14.71)μmol/L和CsA组(83.49±14 53)μmol/L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形态学损伤对照组和L-Arg组间无明显差异,但是长期存活的大鼠移植心冠状血管改变却得到改善.结论L-Arg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保护作用较弱,对长期存活移植心的进行性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可能参与了这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在急性腹腔感染时肠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规律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按手术后时间分为2 h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模型,并检测各组末端回肠黏膜上TLR2、TLR4和TLR9的mRNA表达情况,N...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公立医院日间手术实施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为日间手术开展数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某公立医院2020—2022年日间手术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公立医院3年间开展的日间手术术式以二级手术(43种)和三级手术(28种)为主。各专业学科实施完成的日间手术以肛肠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开展数量最多,其中肛肠外科日间手术人数占70.76%(2 285/3 229)。结论 在专业学科发展、日间手术管理体系、医疗服务保障方面仍需进一步健全,加强对日间手术管理路径中的薄弱环节建设,提升日间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大鼠腹腔感染早期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和Ber组,随后再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0,2,6,12 h和24 h组。Ber组在造模前给大鼠灌胃Ber,CLP组则灌胃与Ber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肠上皮细胞死亡情况,以及肠道通透性水平。结果 Ber组炎症因子水平要显著低于CLP组,而紧密连接蛋白和细胞死亡情况以及肠通透性要明显好于CLP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腹腔感染早期,Ber可以通过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量,来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②Ber可能是通过减缓紧密连接蛋白的消失和肠上皮细胞的死亡,进而起到肠屏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