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肠系膜上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少见的 ,原因不明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早期诊断困难。我院 1998年收治 2例 ,经手术治愈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16岁 ,因“腹痛五天 ,加重伴呕血一天”入院 ,即往健康。查体 :T 37.7℃ ,P 110 / min,R 2 4/ min,BP 18.5 / 11.5 k Pa。全身皮肤多处大片瘀斑 ,全腹胀 ,压痛 ,无反跳痛 ,肠鸣音消失 ,右下腹穿刺得不凝血液。入院诊断 :呕血待查 ,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后 CT报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 ,空肠壁肿胀 ,多普勒超声报告门、脾、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部分堵塞 ) ,肠壁水肿。血小板 310× 10 9/ L ,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91只随机分4组,假手术对照组(n=7),ANP组(n=28),PGE2前处理组(n=28),BGE2后处理组(n=28);观察同组不同时间,不同组同时间的IL-1β,TNF-α和IL-10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各指标在1h,3h,6h和12hPGE2前处理组和PGE2后处理组与ANP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PGE2前处理组,TNF-α,IL-1β下降更加明显,IL-10升高两组都很明显,而且有PGE2保护的两组,其肺组织损伤出现较迟,较轻,结论:IL-1β和TNF-α在大鼠ANP的全身性反应过程中起重要的递质作用,IL-10能抵抗它们的作用,PGE2能降低ANP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提高IL-10含量,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和21例消化性渍疡患者的血液纤维蛋白原(Fg)、Ⅷ因子促凝活性(FⅧ: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并以30例健康成人体检者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渍疡组Fg,FⅧ:c,vWF,AT-Ⅲ:a和D-D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AT-Ⅲ:a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Fg,FⅧ:c,vWF和D-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溃疡组比较,胃癌组的AT-Ⅲ:a差异无显著性(P>0.05),Fg,FⅧ:c,vWF和D-D均明显高于溃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术前比较,胃癌组除AT-Ⅲ:a外,FⅧ,FⅧ:c,vWF和D-D术后1W均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血液Fg,FⅧ:c,vWF和D-D明显升高,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癌栓,这可能与胃癌细胞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耐药相关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 (P gp)、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90例术前未使用过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的胃癌组织中的P gp、TOPOⅡ和GST π的表达。结果 :P gp、TOPOⅡ、GST 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 82 .2 %(74/ 90 )、78.9% (71/ 90 )、87.8% (79/ 90 ) ;P gp和GST π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 ,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TOPOⅡ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各耐药相关基因之间的共同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P gp和GST π的阳性表达可否作为胃癌病人的预后判断指标尚不能明确 ,TOPOⅡ阳性表达的高低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各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有利于指导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妇产科临床教学在实践中遇到了越来越多新的矛盾和挑战。笔者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利用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安全医疗法规教育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在保证医疗安全下更好开展妇产科临床教学,保证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胆道积气在临床上较常见,通常是由于肠胆逆流和胆道感染所引起。由于胆道积气患者往往有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甚至有发热和黄疸等临床表现,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胆道积气综合征(简称胆道积气征)。虽然有作者对胆道积气征的影象学诊断问题进行了报道犤1~4犦,但对其外科临床问题迄今尚少有报道。为此,本文就胆道积气征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诊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本征的关注。1.1一般资料我们于1990~1998年收治胆道积气征患者27例,其中男9例,女18例;年龄32~79岁,平均54.8岁。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a)以及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91只随机分4组:假手术对照组(n=7),ANP组(n=28),PGE2前处理组(n=28),PGE2后处理组(n=28);观察同组不同时间,不同组同时间的IL-1β、TNF-α和IL-10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各指标在1 h、3 h、6 h和12hPGE2前处理组和PGE2后处理组与ANP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PGE2前处理组,TNF-α、IL-1β下降更加明显,IL-10升高两组都很明显,而且有PGE2保护的两组,其肺组织损伤出现较迟、较轻.结论:IL1β和TNF-α在大鼠ANP的全身性反应过程中起重要的递质作用,IL-10能抵抗它们的作用.PGE2能降低ANP大鼠血清中IL-1β、TNF-a含量,提高IL-10含量,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5例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进行胆汁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185份胆汁标本中共分离12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7.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1株,占73.39%,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5.48%、11.29%和8.87%;革兰阳性球菌33株占26.61%,主要菌株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5.32%、8.8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2.18%和92.86%、52.27%和21.43%;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肺炎克雷伯菌(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1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 胆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谱出现了新的改变,临床对胆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例中,仅6例术前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术前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4例,误诊为胆总管囊肿1例,误诊率为45.4%.行胰头部囊性肿瘤切除术2例,胰体尾部切除和脾切除术3例,囊性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3例,囊肿活检,囊腔内置管引流术1例.内引流术后并发胰性腹水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常规行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有效方法,避免误诊和积极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胰腺体尾部病变行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 对我院200r7年3月至6月间收治的3例胰腺体尾部病变患者.施行保留脾脏与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中仔细解剖胰腺体尾部,显露牌动静脉,不离断脾动静脉和胃短血管,不游离脾脏.术后在胰腺断面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并发胰瘘1例、并发创伤性胰腺炎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病变、尤其是儿童患者,本手术应作为首选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