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但我国的腹腔镜术者偏重于手术技巧,对人体工学的重视相对不足。本文就腹腔镜手术的人体工学作以综述,指出了现有的人体工学问题、改善腹腔镜手术人体工学的技巧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引起腹腔镜医师的重视,并降低相关职业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不典型表现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特点,提高院前急救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例不典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16例,头晕查因4例,胆囊炎3例,下肢疼痛2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结论 院前快速准确的诊断评估,及时实施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CT分型与预后相关原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  6 8例均经头颅CT扫描 ,根据扩展方向分型、计算容积 ,结合临床特点采用内科治疗或是YL - 1型颅内血肿穿刺清除 ,脑室外引流 ,观察预后 ;常规检查胸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粪潜血等 .结果 CT扫描可精确测量血肿大小 ,了解出血部位、扩展方向和破入脑室情况 ,提高临床认识水平 ,准确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 .结论 预后取决于年龄、意识水平、血肿的扩展方向、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5.
6.
<正>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属晚期,预后常不佳。因此,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在2016年首次发布了《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今年迎来了该指南的第二次更新。2018版《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新版《指南》)在2017版的基础上吸收了精准医学的新进展,对肺癌分子分型及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型的综合治疗与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个后循环缺血(PCI)相关眩晕症的风险评分系统,确定最佳临界值并验证其 在老年人PCI 相关眩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分成两步进行:首先在380 例PCI 相关眩晕症患 者和380 例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患者中,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PCI相关眩晕症的 因素,并按照回归系数数值建立风险评分模型。然后在149 例PCI 相关眩晕症患者和328 例对照组患者 中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风险评分模型与ABCD2和Essen评分系统对PCI相关眩 晕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 种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卒 中和高脂血症)、6 种症状(复视、构音困难、饮水呛咳、听力受损、单侧肢体无力和耳鸣)和3 种体征(肢体 感觉缺失、肢体共济失调和步态共济失调)共13 种因素为影响PCI 患者相关眩晕症的因素(均P< 0.05), 并纳入最终的诊断风险模型,分数范围为-6~32 分,得分越高,诊断的可能性越大。(2)根据PCI 风险 评分,将患者分为3 个亚组:低危组(-5~0 分,风险< 18.4%)、中危组(1~10 分)和高危组(≥ 11 分,风 险> 80.2%)。根据Youden 指数,PCI 评分系统诊断的最佳临界点为4 分,其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 58.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I 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94~0.898), 显著高于ABCD2[0.752(95%CI: 0.668~0.836)]和Essen 评分系统[0.659(95%CI:0.569~0.748)],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DeLong 检验P 值分别为0.009、< 0.001)。结论 PCI 评分系统在PCI 相关眩晕症预测 中的诊断效果优于ABCD2和Essen评分系统。4分是该评分系统的诊断临界值,但PCI风险评分超过0 分 的老年患者应该接受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8.
背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波动会影响患者的远期疗效,但关于如何预测术后出现脊髓功能波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预测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前采集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脊髓压迫最重节段(LMC)与C2椎体后方正常脊髓的DTI参数;术后3个月、1年随访采集患者JOA评分并进行常规MRI扫描。比较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术前DTI参数差异,并绘制术前DTI参数预测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5例患者。术后11例患者(16.9%)发生脊髓功能波动(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组),而54例患者(83.1%)未发生(术后脊髓功能无波动组)。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组患者术前C2椎体后方正常脊髓的轴向扩散系数(AD)值低于无波动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2椎体后方正常脊髓的AD值预测术后脊髓功能波动的阈值为1.4×10^-3 mm^2/s,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56.9%。结论:AD值能够在术前提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波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PIH),临床较少见,本组21例中,男性5例,女性16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5.7岁,突发起病15例,其余6例逐渐发病。2例酒后发病,3例过于劳累后发病,其余病例未发现明显病因。本组病例排除颅脑手术、头部外伤、腰穿引起...  相似文献   
10.
李东航 《现代保健》2012,(15):93-9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COPD 急性发作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效果.方法:将110 例院前急救的COPD 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min 后症状缓解时间、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在30 min 内症状缓解,但观察组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30 min 后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适反应较少.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COPD 急性发作期起效较快,应用方便,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