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大于6h)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NIHS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χ2=5.4.73)。治疗24h及48h后观察组F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T、APTT及P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发生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胃肠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自体输血在98例骨髓移植采髓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自体输血在 98例骨髓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介绍自体血采集、储存、输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析了健康献髓者采血和采髓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对 98例自体血采集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第 1次采血和第 2次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介绍了自体输血者的补铁及饮食护理 ,采用这种方法 ,使患者在采血和采髓过程中无贫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比较PICC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P<0.01),但穿刺成功后把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11min)明显少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5min);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8.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d和42d,差异显著(P<0.05);锁骨下静脉导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结论 PICC导管插管快捷方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留时间长,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不会发生微血栓。但鉴于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在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具体治疗要求,与锁骨下静脉导管互补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提高和改进静脉输液质量的措施.方法 对血液病住院病人输液方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32例输液病人对自己的输液方式满意率为90.6%;首次输注化疗药物就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者占化疗人数的87.5%(21/24).病人对新型血管通道器材的了解率较低.结论 通过对不满意原因的分析,及时采取对策,不断提高和改进静脉输液质量.在为病人输液时,不但考虑病人的今天,还考虑病人的明天,从病人长远的治疗角度出发,对多因素进行评估,最初选定的通道器材使病人完成全部静脉治疗同时并发症的发生降到最低,减少病人频繁更换输液管道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影响骨科护理安全因素及有效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达到确保临床护理工作得以安全、有序进行的目的。强化法制观念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使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得以提高。笔者采取人性化管理,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合理安排班次;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做好传帮带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够控制医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麦罗塔(Mylotarg)是人重组CD33单克隆抗体和新型抗肿瘤抗生素刺孢霉素(calicheamicin)耦联结合物。Mylotarg最初的适应证是CD33阳性复发髓性白血病,作为单药治疗,但目前该药已和联合化疗一起作为髓性白血病的诱导和缓解后治疗[1]。我科在使用Mylotarg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化检验结果误差14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全程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理念的推广和强调,对实验室实行质量管理已不仅局限于检验结果本身,还要包括影响分析结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5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文献报道的453例及本院10年来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459例病例,平均年龄34.2岁,445倒报道芡病前健康者237例(53.3%),有鸽粪接触史者54例(12.1%),有基础疾病者150例(33.7%).长期使用抗生素者4例(0.9%)。初诊误诊率218/392(55.6%),共24种疾病。首次腰穿隐球菌阳性率38.1%(118/312),2次以上阳性率57.7%(180/312)。治愈率36.8%(135/367)。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较高,建议对可疑病例做反复腰穿、墨汁涂片和真菌培养,加强临床与实验室的联系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血液病患者常需要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刺激和损伤,保护患者的周围静脉网,彻底杜绝化疗药物外渗,我们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和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血液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大剂量静脉化疗、静脉高营养支持,成分血输注、抗感染、抗排异治  相似文献   
10.
PICC插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解除采血及化疗药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20例长期静脉输液化疗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PICC插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为19~123d,无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快速、方便,维护简单,留管时间长,并发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