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保民  张庆鸿  刘丽 《口腔医学》2009,29(7):369-371
目的对510例上切牙金瓷修复体的比色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并整理上切牙金瓷修复体病例资料的比色记录;记录上中切牙、侧切牙采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及金合金金瓷修复体的病例数;统计金瓷修复体的比色色阶的病例数并计算各自百分比,以及修复体比色的明度、色相和色度的频数值。结果510例病例资料中,中切牙359例,侧切牙151例;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金合金金瓷修复体分别为229例、206例和75例。比色研究显示,修复体比色最多见的为2M2(92例,18%)、3M1(62例,12%)、2M1(54例,11%)。从修复体比色色彩学的频数分析,明度1、2、3、4中以2的频数最大(277),色相L、M、R中以M的频数最大(311),色度浅、中、深以浅色度频数最大(291)。结论大部分杭州地区患者,其金瓷修复体多为高明度、浅色度,色相居于中间值的比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观察测量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独立远中根的解剖特点。 方法 收集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锥形束CT影像资料共100例(男、女各50例),测量远舌根根管口的解剖位置,及远舌根根管进入方向。 结果 远舌根根管口与远颊根根管口、近舌根根管口、近颊根根管口平均距离分别为3.11、2.90、4.13 mm;远舌根与远颊根根管上段在颊舌平面上相交角度是43.29°、近远中向角度是3.26°,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远舌根根管口与远颊根、近舌根根管口连线角度为女性75.10°、男性77.07°,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锥形束CT测量能为临床定位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4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采用锁定钢板加捆绑带内固定治疗的8例病人纳入对照组,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例病人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随访8~36个月。观察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切口愈合时间等围手术期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5.2±3.6)分和(87.2±3.2)分,高于对照组的(62.6±3.9)分和(74.8±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为(91.17±11.12)d,较对照组的(149.67±21.32)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仅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渗液,换药后痊愈。结论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采用线缆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牢靠,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Chandler's旋转环原理,对330人进行体外血栓检测,并用肉眼直接观察血栓形成,同时测定血栓的有关参数。 通过检测,我们发现隐性血栓患者和血脂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即血栓指标越严重的病人,异常血脂患者的比例也越大。阐明了血栓形成与血脂升高有关,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降低有关。作者认为,体外血栓检测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浮肿     
特发性浮肿是一种特殊的、原因未明的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此综合征往往只发生于妇女,常呈周期性发作,故又称为“周期性浮肿”,并常在月经前期加重。其主要发病机理被认为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对直立位的反应异常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原因尚不清,各家学说只能说明一部分病因,至于特发性浮肿的全部病因尚未能阐明,  相似文献   
6.
朱保民  梁星  张庆鸿 《安徽医学》2007,28(3):173-175
目的对流体剪切力作用下破骨细胞降钙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采用1α,25-(OH)2D3诱导5周龄SD大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破骨细胞,观察不同流体剪切力对其形态的影响,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破骨细胞降钙素受体mRNA在不同力值下表达的差异。结果研究发现,破骨细胞在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态有较大改变,主要在细胞膜部位,可能与破骨细胞细胞骨架的适应性改变相关;流体剪切力对CTR mRNA的表达为上升调节(15mins组除外)。  相似文献   
7.
8.
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单颗种植体支持单冠在不同牙尖斜度(25°、35°、45°)及不同载荷条件下(150、300N)的应力进行分析。用螺旋CT扫描下颌骨,在数字化仪中读取下颌骨各边缘及种植体边缘,将读取数据编成ANSYS程序文件,进行三维重建及网格划分,按照咀嚼力均值加载并进行受力分析。在种植体颈部及根端舌侧为应力集中区,牙尖斜度为25°时VonMises应力最小。单颗种植体支持单冠受力时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的骨皮质及种植体根端区,牙尖斜度为25°时VonMises应力最小且不会引起骨整合界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高血脂与血栓形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民  彭银祥 《临床荟萃》1994,9(18):841-842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心脑血栓形成最重要原因为动脉硬化与狭窄,促使动脉硬化重要因素之一是高胆固醇、高血脂。本文就高血脂和血栓形成内在关系作一研究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有目的地对45岁以上,三个单位,共计474人进行体外血栓检测。其中,男273人,女201人。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并同时检查血胆固醇(CHL)、甘油三酯(TG)、β-脂蛋白(β-L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作用强度流体剪切力对鼠极化破骨细胞ATP6V1a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形态学观察、特异性染色和吸收实验,对长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的正在进行骨吸收的极化破骨细胞进行培养鉴定。然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0.9、2.9、8.7、26.3 dynes/cm2实验组,作用时间30 min,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TP6V1a1 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的细胞满足破骨细胞的鉴定标准,属于正在进行骨吸收的极化破骨细胞。对照组和0.9、2.9、8.7、26.3 dynes/cm2实验组ATP6V1a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14±0.06)×106、(1.62±0.09)×106、(2.28±0.13)×106、(3.24±0.18)×106、(9.16±0.53)×106 个拷贝数,所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极化破骨细胞对流体剪切力反应敏感,随着加载强度的增加,ATP6V1a1 mRNA表达水平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